据说元末(公元1344年)发生了两起自然灾害,先是黄河泛滥,然后是淮河地区的旱瘟。为了避免人民抗议造反,元朝也假装救灾。结果救灾的钱都进了贪官的口袋。
人们怨声载道,心中的不满达到了顶峰,朱元璋就是其中之一。
为什么朱元璋不满意?
灾难发生后,他的父亲在四月初六饿死,第九个大哥饿死,第十二个大哥的儿子饿死,第二十二个母亲饿死。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一个接一个地失去了这么多的亲人,朱重八的生活被彻底摧毁了。当时他才十七岁。
亲人死了,不能入土为安。土地都是地主,连埋葬的地方都没有。朱重八每天都叫不应该,叫地不灵。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哭。
[img]730707[/img]
在此之前,朱重八只想为房东家工作,勉强活在这个世界上。然而,结果只是越来越糟。他开始明白这个世界是多么残酷。
为了生存,他去附近的皇觉寺当和尚。
在元朝,当和尚更幸福。除了剃光头,和尚还可以娶媳妇(这个好),经济条件也不错,甚至可以开小当铺。然而,作为和尚的菜鸟,朱元璋被安排了大量的艰苦工作。他想擦佛像,守卫仓库,做清洁工和加油工。但他没有抱怨。有饭吃就够了。
但幸福总是短暂的,仅仅50天后,他就被安排出去讨饭(化缘),这是和尚的必修课。
问题是,有背景的和尚都去了富人区,他被安排去“贫困山区”,被领导区别对待。
乞讨(化缘)你还想要面子吗?这是不可能的。朱元璋一路吃饭,遭到嘲笑。厚脸皮乞讨可能会被别人侮辱,但如果你不想要,你会饿死的。
正如赵传歌所唱:生命的尊严和压力,哪一个更重要?
三年后,朱重八结束了三年的讨饭生涯,回到了皇觉寺。
元朝终于决定治理黄河,再次把爪子伸向痛苦的人民。皇帝分配的项目资金被腐败了。腐败官员看到那个男人,就抓住他修理大坝。如果他们不想被抓住,他们就会付钱。
反抗是唯一的生存方式,元末似乎已经到了!
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首先举起了反抗元朝统治的旗帜。一年内,元朝帝国爆发了几十次起义,参与人数达到数百万。
朱重八也想参加起义军,但造反的成本太高,也许是人头落地,他从来没有下定决心去做。
[img]730708[/img]
但是,如果你不造反,并不意味着你能活下去。
元朝官兵奉命镇压起义军。如果他们不能杀死起义军,他们就会杀死普通人。只有砍掉头,他们才能复活。没有人知道头是谁。
如果朱重八不造反,被元朝官兵砍了头,他会比窦娥更不公平地死去吗?
就在朱重八犹豫不决的时候,他收到了前朋友唐和的来信,说他参加了起义,晋升为官员。他希望朱重八也能参加义军,一起创业,分享世界的繁荣。
朱元璋看完后烧掉了这封信,他还是下不了决心。晚上,他的哥哥告诉他,有人已经知道了,很快就要起诉了。
到目前为止,朱元璋只有三个选择:1 待在寺里 2 造反 3 逃跑
朱重八还是拿不定注意,找了个叫周德兴的人,给朱重八算了个卦。
结果如下:卜逃卜守则不吉利,将就凶而不妨。这意味着逃跑和停留是不安全的,叛乱是最安全的!
[img]730709[/img]
就这样,朱元璋一步步被迫无奈,像水泊梁山的英雄一样,被迫上梁山!
如果朱元璋知道他将来会登上万人以上的皇帝宝座,他就会明白,他所遭受的所有痛苦都只是成功的垫脚石。
正如《孟子》所说:
天将降大对斯人的责任,必先苦其心,劳其筋骨,饿其体皮,空虚其身,行动乱其所为,动心忍耐,曾益其所不能。
朱重八同志,造反之路又长又长,努力奋斗!
朱元璋造反:像宋江这样的现实版逼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