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长篇白话小说、万历丁思本《新刻金瓶梅词》将被收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王世贞全集》第四集“评论、遗失、疑问作品”,这意味着《金瓶梅》作者的结论向《王世贞》迈出了决定性的一大步。
据悉,“王世珍全集”是上海交通大学古代文学学科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主持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徐建平教授告诉记者,他带领的项目团队凝聚了中国王世珍研究的主要学术力量。子项目负责人为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明清文史研究专家。
王世珍到底是谁?他是江苏太仓人,明代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文坛领袖,主持文坛40多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他:“自古文集丰富,世贞不算太多。”。徐建平说:“王世珍是中国古今第一人,但我们对这个人的研究还不够。
众所周知,约有301卷和4268卷,分散在世界201家图书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全集,90%以上的文章还没有标点符号。上述信息的广泛和分散给国内外的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不仅导致了王世珍研究的片面和不足,也导致了明清文学史研究的一些不足。”
在徐建平看来,王世贞研究中必须涉及的一个基本问题是王世贞与金瓶梅的作权争论。“金瓶梅”来自谁,“兰陵笑生”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几千年来,有不少于50种猜测,包括王世贞、贾三近、屠龙、李开先、徐渭、唐显祖、冯梦龙、李渔、沈德福、金圣叹、唐寅等。。他认为,在各种候选人中,“没有人能取代王世贞的地位”。
[img]727840[/img]
网络配图
“王世贞说”几乎是随着《金瓶梅》的传播而产生的,但经过几次曲折:明代书《山林经济》和《万历野》首次透露了王世贞作品《金瓶梅》的信息。康熙12年宋起凤撰写的《谷仓说》和清初的《起源》都指王世贞。后来,清朝人陈陈相因助澜,形成了非王世贞的舆论。
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鲁迅、吴晗、郑振铎等文史学家从《金瓶梅》中使用了山东方言,否认了王世贞说,因为江苏太仓人王世贞不会说山东话。1979年,朱星以“王世贞祖籍江苏省太仓市,曾在山东当官,有使用江苏太仓和山东方言的条件”等十大理由发表了《金瓶梅的作者是谁》。
1999年,徐建平出版了《学考论》,发表了《王世贞与作权》等一系列论文。王世贞最有可能从四张外证和七张内证中进一步论证金瓶梅作者。最重要的两个原因是:他详细研究了沈德符在《万历野》中记载的《金瓶梅》从手抄到刻本的过程,判断《金瓶梅》的手抄全部来源于王世贞的抄本,然后就不能“追”了;@ “三七”这种药材曾出现在《金瓶梅》中,但当时的“三七”并不为世人所知——除了王世贞,它的发现者、明朝医学家李时珍将其编写成《本草纲目》,并将其交给王世贞。当《金瓶梅》这本书流传时,《本草纲目》还没有出版。
然而,近年来,一些学者陈明达指出,王世贞晚年的精神和身体状况似乎不可能写出《金瓶梅》的杰作。他认为《金瓶梅》的真正作者是在王世贞私人花园“住”了两年的年轻一代蔡荣名,王世贞在创作《金瓶梅》的过程中担任“制片人”、“导演”、“发行人”的角色。
事实上,当这本反映社会黑暗的书成为一本书时,作者会尽最大努力抹去他的写作经历。就《金瓶梅》的内容而言,当时的统治者知道这绝对是一种死罪,必须尽最大努力隐藏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很难找到线索来解决作者的谜团。
史上《金瓶梅》的作者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