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梁武帝的死,《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梁武帝)苦了很久,不能要求蜂蜜,再说:‘荷,荷。’然后崩溃了。”也就是说,梁武帝生病久了,觉得嘴苦,想吃蜂蜜却吃不下,于是大喊“呵呵”死了好几次。
南北朝时期,民族混战,世界分裂,北方少数民族多次南下,汉朝朝廷偏安江南,人民生活困难,人民生活困难。佛教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国,并在混战中迅速传播。穷人把它当作乞求来生的期望和寄托,达官贵族把它当作逃避现实的借口和借口。朝廷多次将佛教定为民族教育、广建寺庙和大量资金,导致“南朝480座寺庙,多少建筑在烟雨中”的繁荣局面,僧尼数量也大幅增加。
其中,梁朝的小燕皇帝是典型的佛教崇拜者。他不仅花了很多钱支持佛教事业的发展,还经常邀请大量僧侣到宫中讲解佛教。他已经住了几个月了。在此期间,他甚至不再询问朝鲜的问题。他甚至亲自出家做僧侣,致力于研究佛教,成为历代皇帝中最独立的。然而,这样一位崇信佛教的皇帝最终饿死在内宫,这让人们感到惊讶。
[img]725636[/img]
萧衍(公元464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曾任雍州刺史,守襄阳,后乘齐内乱,起兵夺取帝位,为梁武帝建立梁朝。萧衍夺取皇位后,曾改定“百家谱”,重用士族,制九流常选,又立国学,招五馆生,不限门第设立雅馆、士林馆等。据《梁书》记载,为了广泛接受建议,梁武帝萧衍下令在门前设置两个盒子(当时叫函),一个是诽谤木函,一个是肺石函。如果英雄和才华横溢的人没有因为他们的功绩而得到奖励和提升,或者觉得他们的才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他们可以在肺石信中写信;如果是普通人,如果你想给国家任何建议,你可以在诽谤木信中写信。萧衍还下令颁发新历《大明历》,由著名学者祖冲于50年前刘宋大明年间制定,相当精准,直到此时才颁发。由于萧衍的励精图治,南梁早期社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下去。梁武帝安顿好国家,消除各种后患后,很快就沉迷于佛教,无法自拔。下令广建寺庙,全民奉佛,并亲自主持修建大爱敬寺、大智度寺、同泰寺等,座位规模宏大,极其壮观,耗费无数金钱。在他的带动下,全国争相修建,到处都是寺庙。他还下诏优待僧尼,出巨资助各地僧尼学习佛教,聚众讲经。据《梁书》记载,在梁武帝的支持下,各地寺庙多达2846座,僧尼82万余人,造就了佛教的鼎盛时期。不仅如此,梁武帝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公元527年,萧衍舍身进入同泰寺,当了三天和尚,回宫后,下令大赦天下,改元大通。公元529年,小燕第二次进入同泰寺。这一次,他脱下皇家衣服,洗去寺庙里的灰尘,穿上法国衣服和法衣。他住在寺庙里,自称三宝奴,亲自主持法会,向五万善男信女讲解《涅经》。朝中大臣们非常害怕。最后,他们在赎回“皇帝菩萨”之前,聚集了1亿元(在古代,1亿元是10万元,相当于现在的10亿元)。然而,梁武帝坚持要出家,拒绝回宫。大臣们别无选择,只能跪在同泰寺外,反复磕头,要求皇帝还宫理政。在寺庙和尚的劝说下,他非常不情愿地回到了朝廷。萧衍迷恋佛教,于是反复舍身寺院四次,追随佛教。
[img]725637[/img]
就在梁武帝萧衍沉溺于佛教无法自拔的时候,侯景之乱爆发了。侯景是一个已经被鲜卑同化的羯族人,曾担任过北朝东魏怀朔镇的外兵使。据《南史》报道侯景传记载:侯景“少而不羁,见恐乡。又长又勇敢又有体力,善于骑射。狡猾多计,反复难知”。后来因为东魏斗争中失势而想投靠西魏,西魏拒绝收留他,于是转而投靠南朝萧梁。梁武帝不听众劝阻,坚持接受侯景来附,授予侯景将军,封河南王,并监督河南军事。出乎意料的是,侯景一到河南,就举兵反叛。他到处宣布,南梁朝廷相信恶棍,政府昏昏欲睡,修建寺庙,不询问耕织,导致人民生活萧条和痛苦。他迅速召集了10多万人,一举打破了南梁都城建康(今南京)。梁武帝萧衍转眼间成了瓮中之龟,被侯景囚禁在台城净居殿,不允许与人接近。起初,侯静还派人给小燕送了一些粗茶和清淡的食物。后来,他甚至没有给他送粗食。这时,小燕已经86岁了。当她被困时,她仍然念经、念佛和斋戒。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营养,她饿死了。结局很悲惨。
这是萧衍饿死的说法,但也有人认为他不饿死。据《资治通鉴》记载,侯景攻破南京后,进宫见梁武帝萧衍,“入城见武帝于太极殿,以甲士500人自卫,带剑上殿拜访”,萧衍神色自若,对侯景说:“卿在军日久,无奈为劳。让人把他带到三公的座位上。侯景很害怕,便对左右说:“我占鞍临敌,矢石交下,从未恐惧过,今见萧公,让人恐惧不已!也就是说,侯景攻破皇宫,见到梁武帝时,非常害怕,被梁武帝的冷静镇压,于是软禁在台城,不敢再见到他。后来侯景派王伦给萧衍送了几百只鸡给他吃,所以梁武帝不可能饿死。
关于梁武帝之死,《资治通鉴》就是这样记载的:“(梁武帝)疾久口苦,索蜜不得,再说:‘荷,荷。’遂崩。也就是说,梁武帝生病久了,觉得嘴巴苦,想吃蜂蜜却不能,于是大喊“呵呵”数声而死。根据这段记录,小燕是“长期口苦”,也就是说,她病得很重。她的嘴苦意味着梁武帝不是空腹的,他想吃蜂蜜意味着他不饿,他送了数百只鸡,所以他知道其他食物必须准备好。事实上,梁武帝当时已经86岁了。看到国家破裂,家庭死亡,恶人猖獗,他忍不住生气,被软禁,没有人照顾他。因此,他的病情越来越恶化,最终死亡是很自然的。
[img]725638[/img]
恐怕这个人很难知道梁武帝是饿死了还是病死了。时间长了,当时萧衍被软禁,身边人少,不可能准确记录他的下落。然而,无论他是饿死还是死亡,他都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他的死是由于侯景的混乱,侯景的混乱是由于他过于信仰佛教,导致政府放松,国库失败,人们不谈论生活,从而怨恨朝廷。据《梁书》、据《资治通鉴》记载,侯景从采石渡过长江时,兵马只有8000多人,但突破台城时已发展到10多万人,即侯景在南朝得到了人民的大力支持。而人们支持侯景的原因,也正是侯景所宣扬的,萧梁沉溺于佛法,僧尼泛滥,朝纲废弃,民生凋零。侯景虽然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但客观上满足了人民的要求,因此得到了广泛的支持,迅速击败了南梁的30万兵马,使梁武帝小燕成为囚犯。由此可见,梁武帝崇信佛法,四次舍身侍佛,并没有得到佛祖的保佑,反而落下了个国破亡的结局。
南北朝那些事:梁武帝萧衍真的饿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