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的一天,许多文物考古和冶金专家聚集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贵宾室。他们正在看一个有意义的实验:桌子上铺着一堆纸,有20层。有些人小心翼翼地从盒子里拿出一把2500多年前的青铜剑。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耀着铜剑的寒光。只见他用剑锋在纸上轻轻一划,那些纸立刻被齐刷刷地切成两半。人们忍不住连声说:“真锋利!”
[img]718996[/img]
那这把剑是怎么得到的,它的主人是谁呢?
1965年12月,考古学家在湖北江陵一座楚国墓葬出土了600多件器物,其中包括这把铜剑。它的长度为55.6厘米,插入黑漆剑鞘。当人们把它从剑鞘里拿出来时,突然有一种寒冷的感觉。我看到剑身呈紫黄色,没有锈斑,它的光泽和颜色就像新铸的一样。仔细一看,剑身也布满了略带黑色的菱形图案。剑格正面用蓝色琉璃,剑格背面用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图案。在把手附近,有两行用金丝镶嵌的鸟篆文字:“越王勾践,自作剑。这说明它是越王勾践的青铜剑。
每个人都必须熟悉越王勾践。他为了雪耻复国,在中国流传了2000多年,也激励了很多人。勾践所在的越国地区原本有优良的铜、锡和非常发达的青铜冶铸技术。今天浙江著名的旅游胜地莫干山,是著名的铸剑师傅、莫邪夫妇在那里铸剑的传奇名字。为了强兵强国,越王勾践着力发展武器冶铸,才能有如此精良的铜剑问世。
[img]718997[/img]
要说铜剑的精良,还有一种复合金属工艺,大家从铜剑表面看不到。什么是复合金属工艺?简单地说,这把剑是由两种不同成分的铜合金制成的:为了使剑具有良好的韧性,不易折断,在剑脊的铜中加入少量的锡。为了使剑刃锋利,在刃铜中加入更多的锡。一把剑使用两种合金,由于成分不同,熔点也不同,如何铸造?古代工匠巧妙地利用了两种合金在温度上的差异,即先铸造铜高、熔点高的剑脊,再铸造溶点低的剑刃,使两种合金复合成一体。使铜剑既坚韧又锋利。这种金属复合工艺是中国古代工匠的一大创造,领先世界2000年。
说到这里,不知道关注的读者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越国位于浙江,为什么越王勾践的剑出土于湖北江陵的楚国贵族墓?这涉及到楚越关系,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嫁妆说勾践把女儿嫁给了楚昭王作为姬。因此,这把剑很可能作为结婚时的礼物送到楚国。后来,楚王把它给了一个贵族,所以它成了楚国贵族的随葬品。另一种观点是战利品,即从公元前309年到公元前306年,当楚国出兵越国时,楚军缴获了这把剑,并将其带回楚国,最终成为随葬品。原因是什么?目前还不能下结论,但我倾向于后一种说法。
[img]718998[/img]
成语“卧薪尝胆”中的男主角勾践爱好铸剑。据《拾遗记》记载:“越王勾践,让工人们用白马白牛祭祀昆吾之神,采金铸造成八剑之精。一个掩太阳,两个断水,三个转魄,四个悬剑,五个惊蜥,六个灭魄,七个邪恶,八个真正的人。"他还热衷于收集和珍藏名剑。当时的剑鉴定大家薛烛,当他看到勾践珍藏的剑时,大吃一惊,说他从未见过这稀世珍宝。
这就是青铜剑不锈之谜。越王勾践名剑众多,收藏价值高,古武术精神强。这是一个罕见的稀世神兵,被世人追求。尤其是勾践死后,很多交警都想找这个稀世珍宝,却一无所获。
未解之谜:越王勾践的青铜剑千古不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