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装剧的人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旦一个女人婚前有了男人和女人的感情,她手臂上的宫砂就会消失。这种情节发生最多的是宫廷剧。当然,皇帝的女人应该是干净的,以确保龙血的纯洁。然而,我们都知道,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一切都应该注意科学依据。宫砂与中药中的药物介绍非常相似,那么,这种判断女性是否贞洁的方法真的有用,还是只是一种心理效应呢?
[img]718149[/img]
图片来自网络
金朝张华的《博物志》中出现了守宫砂的最早记载,记载:用朱砂喂壁虎,壁虎全身都会变红。吃了七斤朱砂后,把壁虎捣碎,捣成千上万的杵,然后用它染上处女的四肢,颜色就不会褪色。只有在发生性行为后,它的颜色才会褪色,被称为“守宫砂”。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守宫砂就会放在孩子的手臂上,直到伴随着女人进入洞房。
[img]718150[/img]
图片来自网络
守宫砂也记载在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认为《淮南万毕术》、张华《博物志》张华、彭乘在《墨客犀牛》中说,守宫沙不是真的,根本没有这样的作用,只是人为夸大了守宫沙的作用。如果守宫沙真的有这么大的作用,那么现在就不会有那么多男女出轨了。
[img]718151[/img]
图片来自网络
从这个角度来看,宫砂是一种神化的药物。在古代,人们的理解水平有限,没有人敢尝试自己的方法。宫砂就像一把挂在女人头上的剑,总是提醒古代女人不要做越轨。事实上,这是男权时代男性控制女性的工具。
揭秘:古代守宫砂真的能判断女人的贞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