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虎啸联盟》里的一句话,“我一辈子都在别人手里做刀。这一次,我是一个刀手!”诸葛亮掌握了蜀汉的军政,既是刀又是刀手。司马懿羡慕他,想当刀手。
司马懿历经曹操、曹丕、曹睿三世。大魏三祖都是有才华的人。直到曹芳时期,经过高平陵事件,司马懿切断了政敌曹爽,消灭了曹魏的宗族,才真正成为了一名持刀人。
司马懿奋斗了40多年,几乎是别人的一生,比如魏明帝曹睿,甚至文帝曹丕,换来了司马氏的崛起,两年没享受就死了。但是司马氏还是有能力的,长子司马师和司马懿很像。
司马师消灭了反对司马氏的敌对势力,废立魏帝就像儿戏。五年后,他死于眼病。司马昭虽然没有司马师聪明,但他的残忍和诡计一点也不差。司马昭的心是众所周知的,司马昭杀了他。
[img]710928[/img]
然而,司马昭的生命并没有持续多久。他掌权十年,摧毁了蜀汉,并被封为国王。他的儿子司马炎从继承晋王的那一天起就决定不做魏臣。不到100天,他就从晋王成为晋王。
这时,西南蜀汉已经灭绝,灭吴迫在眉睫,但他并不急于灭吴。相反,他休养生息,开口道路,摆脱前朝的弊端,重视生产,说服农民,努力恢复久战疲劳的社会经济,15年后一战灭吴。
统一世界的晋武帝,凭借继位之初的宽松政策,出现了民生富裕、人民安居乐业的升级景象,历史上被称为“太康盛世”。然而,自满的他逐渐沉迷于享乐、懒惰的政治事务和放荡。
西晋奢侈攀比之风蓬勃发展,社会氛围急剧下降。他做出了三个错误的决定,彻底摧毁了司马懿等人一生挣扎的西晋王朝,创造了八王和五乱的政治局面。
第一个决定:撤军
司马炎统一世界后,认为自东汉末年以来,世界已经分裂,刺史应该在内部处理政府事务,在外部统一士兵。现在世界统一了,我们应该收集武器,切断州军队,大县有100名武官,小县有50名武官。
虽然交州牧陶皇和尚书仆射山涛都劝他,但交广两州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归属,各夷族依然虎视眈眈,只有军队才能守卫,不能撤军等等,晋武帝就是不接受。
国家没有军队的后果非常严重。晋惠帝时期,社会矛盾频发,小偷到处起事,但州县没有军备,无法制服,天下自然混乱。
事实上,并非完全没有军队,而是分配给同宗,即诸王国的军队。
[img]710929[/img]
第二个决定:大封藩王
司马炎认为,他可以很容易地获得王位,一个是士族的支持,另一个是曹魏宗族的力量太弱了。为了防止其他士族过于强大,让他们的“禅宗”故事重演,他大肆分封同一王子,形成一个家庭封闭的屏幕,以对抗一些别有用心的士族。
司马炎分封诸侯王以郡为国,城邑2万户为大国,有上、中、下三军,可有5000军;城邑1万户为次国,有上下两军,可有3000军,城邑5000户为小国,可有1500军。
据统计,司马炎拥有57位同宗王子。由于国家没有军队,宗王军队成为国家武装部队,离开许昌、叶城、长安等战略要地,守卫首都洛阳。
然而,这种做法存在着重要的隐患。首先,监管规则不明确,导致诸侯权力过度扩张。有许多行为超出了规定。军队超出了规定。第二,一旦诸侯王勾结,他们几乎不会受到中央政府的限制。这两点埋下了八王混乱的隐患。。
第三个决定:继承人选择错误
因为司马炎很有才华,威望很高,当他在位时,他可以控制诸侯,保持政治稳定。此外,晋初的一系列政策使社会更加健康,整个国家都处于良性状态。
如果晋武帝死后继任的皇帝不是傻瓜,能够合理控制朝局,维护国家稳定,那么八王之乱根本没有土壤。但他选择了错误的继承人。
司马炎的儿子司马忠是个白痴,却被立为王子,令人难以置信。令人惊讶的是,他甚至帮他娶了一个丑陋嫉妒的儿媳贾南风。
[img]710930[/img]
八王之乱的直接原因是贾后的专政。司马炎死后,晋惠帝无法治理政府,贾南风皇后获得专权。贾南风的统治政策是八王之乱爆发的直接导火索。
贾南风嫉妒暴虐,擅长政治,杀了储君,手段残忍,最终引起了司马的不满。为了权利,诸侯王几乎轮流掌权,轮流被杀,持续了16年,即八王之乱。
在八王之乱的十六年里,参与的宗室王相互攻击。战争非常激烈,人民死亡,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耗尽,最终导致西晋灭亡,造成“五乱”的局面。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一代人努力工作,以换取西晋王朝,所以摧毁了金惠皇帝贾南风的手,但归根结底,是金武皇帝司马炎的三个错误决定。
可以说,司马炎创造了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
司马懿为西晋王朝奋斗了一辈子,孙子司马炎决定毁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