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直到明朝才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在此之前,古人如何度过冬天?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保暖防寒的衣服和被子,常见的新品牌,以及各种珍贵的皮毛品牌,但对于普通人的生活来说,这件事的永恒主角是一种作物:棉花!

[img]707294[/img]

棉花,生活中从未离不开的朋友,棉衣、棉鞋、棉袄、棉手套,不同年龄、不同品牌的款式,穿在身上,都是温暖的回忆和无数的温暖。虽然这个朋友不是很显眼,但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没有发明棉花,更不用说世界会发生什么,我们从小到大会如何度过这么多冬天?仔细想想,我很害怕!

然而,这种恐惧的思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真实的。虽然中国人种棉织棉历史悠久,今天种棉水平居世界首屈一指,但棉花确实不是中国本土产品,真的是远道而来的老朋友。

[img]707295' />

很多人都知道棉花是在明朝才开始大面积种植的,所以问题来了。古代没有棉花,古人靠什么保暖?

一、深秋种芦花,装入中秋

在古代,被子是财富的象征。不用说,富裕家庭的被子自然被缎子制成的“棉被”覆盖。、“罗被”、“锦被”,这里说的“棉被”和被子不一样。棉字只出现在宋代。在有棉花之前,“棉被”都是用丝绵做的。丝绵又贵又少,是富人买得起的稀罕物。@ 当时普通贫困人口冬天用的被子一般都是“布被”,而不是“绵被”。

[img]707296' />

二、唐宋时期,特色纸被

唐宋时期,由于太平繁荣时期的发展和国家经济中心的南移,长江流域的人口显著增加。此时,农田开垦必须集中在粮食生产上,桑树和大麻的种植减少,人们的服装问题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就在这个时候,正是中国造纸业大发展的时期。造纸原料丰富,造纸技术日益发达。大家都把解决衣着御寒问题的目光投向了纸和“纸衣”、“纸被”应运而生。

[img]707297[/img]

当时用纸做被子需要一种特殊的方法。做“纸被子”需要谷物纸,八张重叠成一床纸被子。不要低估这张纸被子。当时的纸被和今天的雨衣差不多,可以洗,保暖性强。南宋诗人陆游收到朋友送的一床纸被后,曾写过一首诗说谢谢。“纸被围着雪天,白如狐腋,软如绵”,虽然难免有夸张。但它确实反映了当时纸被广泛使用和保暖的特点。

三、动物毛皮

[img]707298' />

当世界处于冰河时期或冬天来临时,鸟兽的羽毛和皮毛自然会在大麻和丝绸出现之前被带来御寒保护。这时,最早的衣服就出现了。

然而,在这个时候,兽皮只是原来的兽皮,没有人工切割和缝纫;直到以神农为代表进入母系氏族社会,进入文明时期,丝麻衣服和纺织品才开始出现,这为制造成型服装创造了条件。

[img]707299[/img]

后来,有了丝绸、葛亮、丝绸和其他面料,也有了羊毛面料。它主要是羊毛,还使用骆驼毛、马毛、兔毛和牦牛毛。此外,风格逐渐趋于华丽和丰富。随着染色行业的兴起,颜色变得越来越鲜艳。

后来在北方,毛皮也是过冬的好衣服。未来封建贵族将紫貂、熏貂、银鼠、海龙、白狐、玄狐等珍贵毛皮作为冬装,既美观大方,又能衬托贵族气质。普通人选择羊皮过冬。


直到明朝才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在此之前,古人如何度过冬天?直到明朝才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在此之前,古人如何度过冬天?

,,,,

  • 历史上秦少游的妻子是谁?他与苏小妹有何关系
  • 说起秦少游妻子,大多都会想到苏小妹。事实上,秦少游妻子另有其人,并非是机智聪明三难新郎的苏小妹。记录秦少游家谱的书籍...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多近视 欧阳修与纪晓岚也在其列
  • 据《中华遗产》记载:曾经有好事者根据史料,列出了一串古代近视文化名人:有战国时期法学家韩非子,有唐代大诗人韩愈和白居...

  • 苏洵简介 北宋时期著名的三苏之一苏琏资料介绍
  • 苏迅简介:苏迅(1009年5月22日至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作家,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

  • 为什么苏轼要求从[天堂]杭州到贫困山区工作?
  • 作为一名“地师级”领导,他愿意在贫穷落后的地区工作,与那里的人民同甘共苦,经常挖野菜充饥。。。这样一个好的干部不是由“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