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学本身来看,这是相当困难的,但对读者来说,考古学是非常神秘和有趣的,特别是一些奇怪的发现,往往会成为一个大新闻,激发每个人对考古学探索的热情。
例如,史前考古学就很神秘,本文就来谈谈史前考古学中发现的家养动物——最早有9种!
先普及一些常识。什么是“史前”?也就是说,人类有文字记录以前的历史。我们常说的是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一些青铜时代都属于“史前”;“史前考古”就是探索这一时期的跨越。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大陆有许多新发现的史前遗址,其中仅新石器时代就有6000或7000个遗址和数百个考古发掘遗址。其他大部分仍埋在地下,但我不知道过去20年的房地产开发挖了多少。
新石器时代一般认为,从公元前1万年到公元前5000年,最迟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新石器时代,居民的条件得到了改善,比新石器时代进步得多。有现有的安全建筑、精致的墓葬、精致的生活用具、先进的生产工具等。
[img]703643' />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中,不仅发现了这些物质文化遗迹,而且获得了大量的动物遗迹,主要是各种哺乳动物(动物)的骨骼,包括各种牲畜的遗迹。
例如,在陕西西安半坡、河南三门峡庙底沟、陕西宝鸡北首岭、河北武安磁山、山东兖州王因、浙江余姚河姆渡等遗址的大规模挖掘中,收获颇丰。新石器时代的牲畜发现为中国畜牧业和家养动物学研究提供了最直接的信息。
在这里,让我们从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遗址上发现的牲畜开始。——
什么是“北方”?地理知识也很普遍。地理上,中国一般分为北方和南方,以秦岭和淮河为分界线,以北为“中国北方”,以后为“中国南方”。
中国北方幅员辽阔,平原广阔。传统上,中原、黄河下游、旅游大学、西北和东北都属于“中国北方”。目前,北方已知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磁山·裴李刚”文化,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5500年。
磁山遗址和裴李岗遗址分别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和河南省。在新郑裴李岗和武安磁山遗址,发现了家猪、家狗和家养鸡。
在磁山和时代晚期,属于北辛文化的滕县北辛和仰韶文化的宝鸡北首岭,除了猪、狗、鸡三种家养动物外,还出土了家养黄牛的遗骸。换句话说,在中国北方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的居民已经开始在家里饲养猪、狗、鸡和黄牛(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学者怀疑发现的牛骨是否是家养黄牛)。
后来仰韶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又发现了马和羊,也就是说居民开始养马养羊。
然而,在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马和羊的标本并不多。有学者认为不一定是牲畜,但我认为至少说明当时中国北方居民已经消费了马和羊。在龙山文化(公元前3000-2300年)时期,马、牛、羊是中国北方常见的家养动物,在考古中发现了很多。
[img]703644' />
因此,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北方的养马、养牛和养羊始于3000年左右,但我认为应该更早,这通常表明它们以前已经存在。
最大的家养动物是水牛。最早的发现是在公元前3835-224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上。后来,水牛也被发现在山东兖州王因遗址。王因遗址出土了许多牲畜骨头。除了水牛,还有猪、狗、鸡、黄牛座等。
在龙山文化时期,北方发现了更多的水牛骨骼。例如,河北省邯郸市剑沟村和长安市客省庄出土了水牛骨骼。在新石器时代,水牛座可以住在中国北方,这表明当时中国北方的气温可能比现在高。
有趣的是,河南汤阴白营、潍县鲁家口,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时期,以及类似家猫的遗迹出土。在陕西,5000年前也发现了史前家猫的存在。
综上所述,在龙山文化出现到商代青铜文化之前,中国北方的家养动物已经增加到猪、狗、鸡、黄牛、水牛、马、山羊、绵羊和猫。也可以说,这九种动物是中国北方最早的家养动物。同时也说明新石器时代中国北方人驯养动物的水平发展迅速,不低。
今天被用作宠物的狗和猫,当时大家都在玩。尤其是猫,它的发现是否意味着当时中国北方居民家里有更多的老鼠?!
顺便说一句,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家猫是在西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因此,中国人应该在2000年前的汉代用猫抓老鼠。5000年前,史前考古学发现了一只家猫,推翻了这一观点。中国人用猫抓老鼠应该有5000年的历史。
中国什么时候有猫?比丝绸之路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