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中国的发展与西方列强的差距越来越大,最终被各国打败。特别是慈禧太后掌权后,她不仅贪图享乐,不想进取,还架空了光绪皇帝,打击了那些改革派,加入了清朝的灭亡。
[img]700958[/img]
俗话说“上下效应”,清朝日益衰弱,直接关系到当时的统治者。如果道光皇帝没有把王位传给王子易(咸丰皇帝后来),而是传给六哥易欣,慈禧绝对没有出头之日,更不可能控制朝政几十年,八国联盟也在北京取得进步。你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继续往下看。
[img]700959[/img]
易欣,道光皇帝的第六个儿子,从小聪明好学。他掌握了满蒙汉三种语言,如儒家经典、古诗词、武术骑射等。,也是众王子中最好的。道光去世前,在皇位继承人上也犹豫不决,曾多次想传位于奕欣。每一场射猎比赛,奕欣都是百发百中,满载而归,而咸丰皇帝的箭法很差,却很有心计。咸丰知道自己绝对比箭法输给了六弟,每次都说自己不忍心射杀那些动物,甚至眼里流着同情的泪水。
[img]700960[/img]
就治国能力而言,易欣远远超过咸丰。每次道光皇帝问咸丰和易欣治国方略时,易欣总能引用经典,结合当时国内外情况阐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咸丰不停地磕头,说他不敢每天想其他事情。他只是向上帝祈祷。他希望阿玛皇帝像东海一样幸福,比南山长寿。大家都知道咸丰胸无墨,故意取悦皇帝。
[img]700961[/img]
无奈之下,道光最终以“善良”的理由传到咸丰,而易欣则被称为恭亲王。咸丰登基称帝后,慈禧因其美貌和手腕而迅速受到青睐,最终独占朝廷大权。
恭亲王一新一直主张学习外国科技,以增强中国的军事实力。他提倡与欧美大国保持和平,支持中国早期的现代军事工业的建立。他是清朝皇室中最有远见的人物。同时,作为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的名王,他为中国现代工业的创始和教育的进步做出了贡献。也是晚清新外交的先驱,建议并建立中国第一个正式外交机构,使清朝外交走上正轨,开启新局面。
[img]700962' />
在易欣的大力支持下,洋务运动得以开展。然而,1884年,顽固派慈禧发动“A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奕欣,牢牢控制着自己的权力,使雄心勃勃的易欣没有施展才华的空间,使他沮丧,再也没有成就。
[img]700963' />
许多研究清朝历史的人认为,如果易欣坐在王位上,以他的治理理念和非凡的愿景,她肯定会大力发展科技和军事,很可能避免晚清被西方列强打败。可以肯定的是,慈禧从来没有机会掌权,她的灾难也不会发生。你觉得这件事怎么样?
如果这个人坐在皇位上,慈禧什么都没有,晚清政府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