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701250' />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时期的皇家宫殿。它曾被称为紫禁城。它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精髓。北京故宫以三座大厅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70多座大大小小的宫殿和9000多栋房屋。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木结构古建筑之一。
[img]701251' />
故宫的正门是午门。俗称五凤楼。中间有一座重楼,是一座9面宽的大厅。在重檐阳台的屋顶上,有四座楼阁,左右伸出两座城墙,建有四座楼阁,两翼各有13座,向南伸出,四角各有角亭,辅以正殿。这个城市的建筑是故宫的第一个高峰。下午门是皇帝下令出征的地方。它的正门通常只有皇帝才能进出;皇帝结婚时,皇后进了一次;三个人可以从这扇门走出来一次,在宫殿考试中排名第一,排名第一,探花。文武大臣进出东门,宗室王公进出西门。
[img]701252' />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建于明永乐18年(1420年),被称为奉天殿。嘉靖41年(1562年)改名为皇极殿。清顺治改名两年(1645年)。是皇帝举行仪式的地方。今天看到的是清朝康熙34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式。
[img]701253[/img]
保和殿(金身殿、建极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后。保和殿高29米,平面长方形,宽9间,深5间,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
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送宴外藩王公的地方。保和殿也是举行科举考试的地方。
[img]701254[/img]
乾清宫是内廷后三宫之一。建于明永乐18年(1420年),明清时期因多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
乾清宫的建筑规模是内廷中的第一个,明朝有14位皇帝住在这里。明朝的乾清宫也被用作皇帝的葬礼场所。清朝的顺治和康熙也住在这里。雍正以后,在乾清宫的“正大光明”牌匾上存放了密集的皇家储藏箱。康熙和乾隆也在这里举行了成千上万的老年宴会。
[img]701255' />
昆宁宫是内廷后三宫之一,明朝是皇后的宿舍。清顺治改造12年后,是萨满教祭神的主要场所。改原明间开门为东次间开门,门西侧四间为南、北、西炕,作为祭神场所。清康熙、同治、光绪皇帝在这里结婚
[img]701256[/img]
皇家花园位于紫禁城的中轴线上,昆宁宫的后面,明朝被称为“宫殿后花园”,清朝被称为皇家花园。公园的主要建筑钦安寺是一个重屋檐屋顶,位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它为中心,亭台楼阁铺在前面和两边。公园内的松树、柏树、竹子和岩石,形成了一个常年的花园景观。
紫禁城隐藏了这么多小秘密。紫禁城不能随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