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为典型,官渡之战

为了争夺北方霸权,袁绍和曹操在官渡举行了一场著名的战斗——官渡之战
。这场战斗的结果是,只有2万多人的曹操出人意料地赢了,打败了集结了10万兵马的袁绍,成为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近两千年来,为后人津津乐道。在评论这场战争时,我们要么用结果推动这个过程,无限地夸耀曹操有多强大,下面的顾问有多聪明,而袁绍是一群无能的人;要么指出曹操的许多获胜疑问,让阴谋论家流行起来,最著名的是徐你的投资!们要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带大家领略官渡真正的战斗是怎么打的!

[img]700128' />

首先简单说一下作战双方。袁绍,当时有幽、冀、青、四州,刚刚击败辽东公孙赞,基本统一黄河以北。曹操有兖州、徐、豫州、东汉中央司隶,先后摧毁了吕布、袁术、张绣等分裂势力。双方都有自己的顾问、将军、完整的物流保障体系和政府组织。在某种程度上,两个相同的政治组织正在战斗,但袁绍的实力高于曹操,但这种实力仅限于军队和粮食。

[img]700129[/img]

今天的主题是从双方白马之战的表现中引出的。建安五年后,袁绍派颜亮攻击白马东郡太守刘延,试图夺取黄河渡口,然后引导主力过河,寻找曹操主力决战。官渡战正式开始。曹操当时听了顾问荀攸的话,带兵到延津渡口,假装要渡河攻击袁军,让袁绍分兵防御。曹军的主力是围剿正在白马试图抢渡口的颜良。结果,他赢得了所有的胜利,并在战斗前杀死了颜良。感觉曹操听话,顾问荀攸眼光犀利,袁绍被牵着鼻子走,所有的胜利似乎都是自然的。但是,你看到的是事后写的历史,而当时的战斗并不完全如此!

[img]700130' />

无论是古代作战还是现代战争,探索敌人的情报永远是作战的第一要义。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特别是在冷兵器时代,探听手段更加简单。就像电视上演的一样,派出一群士兵用骑马搜索,用肉眼观察。敌人的准确性很低。观察敌人的数量甚至可以用“搞笑”这个词来形容。很难证明当时的战争,几乎不可能获得敌人的全面军事信息。袁绍不完全听曹操,曹操也不完全听袁绍。然后有人问,荀攸的计策是什么,曹操为什么听从?告诉你,这只能是荀攸根据不完整的战场信息和多年的经验猜测的!每个人都知道袁绍的军事安排,还用荀攸出什么计划,长脑袋的人都能想出这个想法。然后又有人问,曹操敢出兵只有一个谋士的猜测?然后告诉你,猜测敌人的数量,分为几种方式,攻击方向,军械粮草运输路线这些东西,不是一件大事,当地战场的胜负不能影响整体情况,最难猜的是战略!

[img]700131[/img]

什么是战略?袁绍这里做了多少准备?下了多少决心?曹操应该避免尖锐的退让还是主动迎上去开干?或者主动迎上去开干?这是战略,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据史书记载,在袁绍南下的时候,曹操和他的谋士团大规模讨论了对策。大家都同意袁绍志大才疏。说白了,他做不到!可以干他!而且在袁绍阵营中,只有田丰一人指出此刻南下打不赢曹操。曹操是高级谋士吗?袁绍只有一个??在古代,真正能打的情报战,绝不是战场上的那件事,而是对方高级决策层这些人的真实情况。在这一点上,曹操消耗的资源肯定比袁绍多。

[img]700132' />

曹操首先在白马击败了袁绍,然后在官渡以2万多名士兵与袁绍10万军队战斗了半年,没有落后。曹操不敢说他对袁绍的决策层了如指掌,但只要他比袁绍更了解袁绍,就足够了。不是吗?很多人对许攸投曹有疑问,就来解释一下。当时曹操的粮食已经耗尽,战局依然焦虑,没有取胜的突破。而袁绍的重要谋士,曹操的故旧许攸,一些个人原因突然来到曹操身边,曹操大喜过望,倒履相迎。在营账中,许攸透露了袁绍军队的重大信息,即粮食都在乌巢!还有一个酒鬼春于琼守卫着粮仓!曹操一言不发,亲自带队烧,局面瞬间逆转,袁绍十万大军崩溃,他自己只带着800多人骑回北方,官渡之战胜利!这个故事有一个假设无法解释,那就是许攸原来是袁绍的人,现在投曹操,曹操多疑的性格怎么会这么相信他呢?万一这个人是袁绍派来诈降的,发布的都是假消息?而且乌巢屯粮,酒鬼淳于琼,让一个普通人都不会觉得这是真的,何况曹操?

[img]700133[/img]

让我告诉你,正是曹操,这一切才有可能!双方进行了半年的激烈战斗,大家都知道失败的后果,那将不是一两个人的毁灭,而是一个统治集团的毁灭!@ 所有有用的手段都应该使用。在战场情报方面,袁绍比曹操做得更好。直到徐游投曹,曹操才知道袁绍的军粮在哪里,但袁绍的顾问徐游知道曹操的食物不见了!然而,正如我前面所说,这是一个较低层次的情报,而较高层次的情报是主人身边那些人的真实情况。在这方面,袁绍远不如曹操。就在许攸投曹之前,曹操已经询问了许攸这一级别的人员是否存在欺诈行为。他真的一点也不用担心。这个人的情报已经回家了,他早就判断是真是假了。

[img]700134[/img]

最后,更重要的是,袁绍逃走后,曹操截获了大量竹简,这些都是他这边官员通过袁绍的私人信件。这是袁绍集团收集官员信息的具体体现,但他没有回家。直到战斗结束,曹操这边才有像徐友这样的人员叛变,说明曹操的人员信息工作比袁绍做得好得多。对于两个政治平等的军事集团来说,军队的数量真的不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不要在黑暗中战斗冷兵器战争(也被称为暗黑破坏神战争)!


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为典型,官渡之战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为典型,官渡之战

,,,,,,,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为什么刘备能成为皇帝?看看刘母为他做的一件奇怪的事情
  • 三国时期的蜀国历史上被称为“蜀汉”。 自公元221年以来,刘备先是成都皇帝,继承了汉朝的统一。自定国以来,刘禅于公元26...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