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登基,这位忍足北宋憋屈的年轻皇帝下定决心啃西夏,于是不惜一切代价打造了一支足以与辽夏作战的骑兵军团。
元丰四年(1081年),西夏爆发内讧,宋神宗听到报道后果断决定,于是北宋历史上著名的“元丰五路伐夏”战役轰轰烈烈。五路作战部队都是著名的精兵,一路表现出色,打败了西夏军。兰州、米脂、夏州等西夏战略要地全部被宋军打包带走。
其中,环庆路的刘昌佐给了西夏近乎致命的一拳。作为宋军烈士的子弟,刘昌佐是北宋著名的武功强人。他武功高超,出使辽国时吓坏了辽国君臣。同时,他也是一个著名的诚实人。他从来不知道如何努力工作,不管个人得失如何。这一次,刘昌佐一出门就遇到了坑爹友军。本该和他在一起的环庆路高遵裕部,等不及了。
[img]700034' />
但刘昌佐一点也不害怕。他只带了5万人进去。在一场清水河大战中,5万宋军追杀了10万西夏军20英里,杀死了整个西夏军。大宋的剑尖直接抵达西夏国都灵州城。赢得西夏都城甚至灭亡西夏即将成为现实。但就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失败者高遵裕终于来了。
北宋五路伐夏,要说哪个统帅的名字最响,一定是高遵裕——他的家庭背景太有名了。将军的爷爷是北宋开国英雄高琼,抗辽大英雄。
依靠如此牛气的家庭背景,参军的高遵裕也习惯了骄傲的问题。在这次夏天的五位指挥官中,他的能力最差,但北宋王朝仍然给了他一个重要的任务:控制刘昌佐。
据说北宋重文轻武。事实上,与资历排名的问题相比,重文轻武只是浮云。不管士兵们能多么战斗,他们都不如展示一个好的背景。英雄的孩子在战争中担任重要职务是正常的,更不用说高遵裕的侄女是宋神宗的母亲了。
但当高遵裕被任命时,宋神宗的母亲立即焦虑起来,迅速阻止:“我太了解他了。虽然我有点天赋,但我的气量很小。用他一定是件坏事。”但宋神宗并没有认真对待这件事。
结果,上了战场的高遵裕,首先在行军路上管理不善,部队慢慢腾腾,没有赶上清水河大战。幸运的是,他赶紧赶上了,终于在刘昌临灵州的时候和他见面了。是时候一起打灵州了吗?
[img]700035[/img]
出乎意料的是,见过刘昌佐精彩表演的高遵裕嫉妒不已。见面时,他骂刘昌佐狗血喷头,剥夺了刘昌佐的指挥权。
有趣的是,尽管高遵裕行军缓慢,但获得信用并不缓慢。高遵裕修复刘昌琏后,他在向宋神宗报告的奏折上挥舞了一大笔,把刘昌琏的所有功绩都归咎于自己。宋神宗很高兴看到这个好消息,但他从未想过一场大灾难会上演。
之后,高遵裕的环庆军摆开阵势,向西夏都城灵州猛攻。但在他的折腾下,攻城的最佳时机已经失去。然后他盲目指挥,哪里难攻,哪里难攻,哪里难攻,哪里难攻,哪里难打。当他焦急的时候,高遵裕干脆在城外喊道:“你为什么不投降!”
被高遵裕修复后,刘昌佐不顾过去的嫌疑,为高遵裕做了很多打援工作,多次痛击西夏援军,让高遵裕放心攻城。让高遵裕深感羞辱的是,他打得灰头土脸,刘昌佐反而节节胜利,还缴获了大量战利品。
老实人刘昌佐不记仇,特意给高遵裕送了物资。没想到小心眼的高遵裕完全生气了,甚至说刘昌佐在羞辱他,差点把刘昌佐拖出去砍了。再老实的人,这窝囊气也受不了,刘昌佐病倒了。
宋军围攻灵州18天后,西夏终于采取了行动。西夏军挖掘了黄河大坝,汹涌的黄河淹没了措手不及的宋军。然后西夏军全线反击,高遵裕的腿突然变软了。看到他和他骄傲的环庆军即将灭亡,病中的刘昌佐又站了起来,带领军队在汹涌的黄河水中战斗。他们只是再次抵抗了西夏军的疯狂反击,保住了军队的撤退。
然而,在整个北宋历史上,北宋王朝最接近灭亡的西夏,赢得了河西走廊的机会,被官二代高遵裕的任性折腾彻底埋葬。
更无语的是宋神宗后来的处理:犯了大祸的高遵裕只是被轻轻惩罚,而一直努力工作的刘昌佐却背着黑锅,被高遵裕扣上了全部罪责,默默贬官。
连追究责任都那么坑爹,北宋没有拿下西夏,看似意外,其实很正常。
宋朝本能地有机会统治大陆,但都被一个官二代摧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