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古县被称为“江南第一衙门”。古县衙门建于清道光年间。目前有头门、仪门、衙门、大堂、二堂,布局错落有致,连接融为一体。衙门外的一棵千年古树,虽然历史悠久,但依然繁茂。
该县最引人注目的是建于南唐(公元961年)的千年古红塔,被称为“江西第一塔”。这座塔是一座七层的亭子建筑。这座塔实际上是一座青砖结构。由于塔是用石灰、糯米和红泥混合而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红泥被风雨分化并流出,青砖被染成红砖,因此被称为“红塔”。红塔由一对石狮守卫。从远处看,它特别高。
浮梁古城建于唐元、十二年(公元817年),历经唐、宋、元、明、清,是浮梁县历代的治所。1949年以前,景德镇属浮梁县。
县长级别为七个产品,而浮梁县长则为五个产品。这是唐代最大的茶叶配送中心之一,也是国家重要的税收来源,所以县长的水平自然不同于其他地方。白居易在琵琶线上写道:“商人重利轻离别,浮梁上个月买茶。”这就是浮梁县。
[img]699001[/img]
宋代以来,景德镇瓷税数额巨大,元、明、清三代又在景德镇设立了御窑厂,@ 浮梁县令一直在官居五品。
昌河的一条支流——东河,流淌在东埠村前,曾经是景德镇瓷业的输血管道。几千年来,东河一直在为瓷器输送必要的原料——高岭土和松柴。
高岭,原来是景德镇制瓷原料——瓷土的产地。因此,这里的瓷土又称高岭土。
216年前,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来祝乾隆生日的特使马加尔尼代表英国国王向乾隆提出请求:请清政府协助英国建设瓷厂,确保瓷原料(粘土、高岭土和釉料)的供应。但其请求未能如愿。马嘎尔尼回国后,为了探索景德镇的出口瓷路,放弃了从东海出海的原路,而是改经大运河,追溯赣江,走广州出海的艰难道路。他在日记中写道:“景德镇——这是清朝帝国最著名的主要瓷器产地,离我们的旅程不远。我们最好去这个世界著名的城镇,这是最令人满意的,但是,我们不能实现我们的愿望。与其同行的化学家吉兰在报告中写道:“我没有及时和幸运地观察到中国的瓷器生产。他们以前在欧洲很有名,所以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瓷器制造仍然是最好的。其优秀技艺的关键在于瓷土和高岭土的高纯度,以及在瓷器上绘制蓝色颜料的良好质量……”
[img]699002' />
景德镇瓷业的繁荣与宋朝的南迁、经济文化中心的南迁有关,但与当地盛产优质瓷器的原料高岭土密不可分。景德镇制瓷在发现高岭土使用前,一直以单一瓷石为原料。南宋以后,随着上层瓷石的逐渐枯竭,景德镇瓷业面临原材料危机。元代,景德镇瓷工在高岭发现了一种新的优质瓷制原料,后来被称为“高岭土”。高岭土的发现,使景德镇瓷业出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然而,这些都是过去。我们今天看到的高岭已经成为封山的高岭土遗址。过去,熙熙攘攘的盛况已经离我们很远了。
这座古城管辖的瓷器曾经是皇家皇家瓷器,被称为高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