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有许多看似随意的规定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真理。以刚刚过去的春节为例,有一套比较固定的风俗习惯,比如“腊月二十四,除尘扫房”、“贴春联”、“守岁”等。今天笔者给大家讲讲我们日常用筷子吃饭的故事。筷子使我们每天都需要使用,而且最容易被忽视。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很难验证谁发明了筷子。目前流传着“姜子牙说”、“妲己说”、“大禹说”等。众所周知,最早的筷子是春秋晚期的铜筷子,但这可能不是最早的,竹木筷子容易腐烂,难以保存。在古代,筷子被称为“筷子”。当时筷子有特殊用法,“汤里有菜的人用,没有菜的人不用。”
[img]697938' />
换句话说,筷子一开始是用来夹汤里的菜的,有特殊的用途。根据《宋史》记载,宋高宗吃饭时一直用筷子。“一定要放两双勺子。如果你在吃饭前选择更多的食物,你可以用不要放的东西吃。饭前,吃饭前不要放勺子。吴后问其故,说:不想用残食和官方食物。"因为菜的重量比较轻,这也是筷子比较细的原因。问题是筷子真的很细,但都是标准尺寸,七寸六分。为什么?
[img]697939[/img]
很简单,古人用这个尺寸代表人类有“七情六欲”。同时,仔细观察筷子的形状,一头圆,一头方,非常符合古人“天圆地方”的简约世界观。此外,筷子被称为一双筷子,它来源于太极阴阳的概念。太极是一,阴阳是二;一是二,二是一,这是古代的哲学思想。筷子除了夹菜,还有点穴、按摩、刮痧等功能。古人行走江湖时,会随身携带一双筷子,身体上的小问题都可以用筷子来解决。此外,使用筷子也有很多禁忌,比如“落地惊神”,这意味着吃饭时把筷子掉在地下是非常不礼貌的。这是祖先死后睡在地下的。如果筷子掉在地下,会震惊祖先,这是非常不尊重的。
[img]697940' />
@ 一双看似简单的筷子,却蕴含着古人的各种思考,值得后人传承。当我们追求西方国家的习俗时,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古代习俗吗?
揭开筷子的起源,筷子除了夹菜还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