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人都知道“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术语,它们代表了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那么,在4000年前的古代,中国最发达的地区在哪里呢?
司马迁在《史记》第二篇《夏本纪》中有一段关于4000年前(夏朝之前)中国九州经济的排名。
注:据中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记载,大禹时,世界分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大致位置如下:
[img]695402[/img]
九州的划分是中华民族在对抗洪水(大禹治水)过程中探索东亚大陆地理的结果。从这张图可以看出,黄河中下游确实是中华民族最早的腹地,九个州中有六个聚集在这里。那么这个九州的经济状况如何呢?司马迁从“田”(土地肥沃)和“赋”(纳税能力)两个方面对九州进行了排名:
土地肥沃程度
雍州
徐州
青州
豫州
冀州
兖州
梁州
荆州
扬州
纳税能力
豫州、冀州
荆州
青州
徐州
雍州、扬州
梁州
兖州
通过这个排名,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渭河流域,即古人所说的“关中”地区,早已是“沃野千里”之土。
虽然黄帝和炎帝都传说他们出生在雍州,但中国文明的重点已经转移到东方。雍州土地肥沃,但税收降至第五,并列第六。
在古代,富饶的长江流域确实发展落后,两者都排名不高。
兖州作为黄河流域的腹地,排名很奇怪,间接说明司马迁的记录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唯一的解释是兖州地形平坦,地势低洼,成为洪水灾区,灾害影响很大。
通过这段记载,我们不得不感慨:真是沧桑,“三千年河东,三千年河西”!
让我们看看这个排名!4000年前中国发达地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