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肖像是古代政府发布通缉令最重要的部分。这些逮捕文件的形式与现代通缉令完全相同。通知文件经常粘贴在各种交通要道和主要人口聚集的地方。除了囚犯的肖像、囚犯的特征和犯罪外,还会附上一定的奖励,让人们举报和揭露。
[img]694605[/img]
然而,在古代,通缉令画得如此糟糕,以至于它看起来非常抽象。画中的人物和真人有很大的不同。如果那些名人宦官没事,人看多了,画家的话就很逼真。比如战国伍子胥曾经通缉令和自己太像了,头发都白了,不然真的过不去。然而,在如此粗糙的通缉令下,政府仍然可以抓住大多数罪犯。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原因有四个。
[img]694606[/img]
保甲制度
在古代,没有“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当然,没有去大城市工作的现象。此外,为了有效控制人民,古代上层自秦朝以来就有了“指甲保护制度(连续坐着)”,即将一个地区的人分为指甲保护。如果这个地区有吸引力的犯罪,但没有人举报,那么这个地区的每个人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一个陌生人来到一个地方,大家很快就会知道,如果这个人的外表特征与肖像非常相似,不能说出他来去的地方,很快就会有人报告,罪犯想隐藏起来,真的不容易,意外会被盯上泄露的下落。
[img]694607[/img]
捕快和线人
在古代,虽然交通和网络不发达,但有快速捕获。快速捕获的责任是捕获逃犯,甚至有些人长期捕获逃犯。如果这些快速捕获不利,他们将受到相应的惩罚。假设他们不能在路上逮捕逃犯,他们有权要求路人一起逮捕他们。如果路人有能力不帮忙,这些快速捕获也可以受到惩罚。此外,许多地方都有驿站和茶馆。每当你抓到一个地方,你就会去这些地方询问消息。
[img]694608[/img]
路引(也可以说是古代身份证)
早在战国时期,商鞅就发明了“照身帖”。后来,僧侣游客使用的最后通牒、商人和学生外出使用的路线引用等相继出现。这些都是证明这些人身份的“身份证”。如果没有这些东西,我很抱歉。你甚至没有权利住在商店里。你喜欢去哪里?此外,在古代,大多数人都实行宵禁制度,你晚上不呆在家里,政府官员也不抓你抓谁?然后检查你的身份,姓什么叫什么,家在哪里,为什么半夜散步,如果你敢犹豫撒谎,立即被抓住,肯定会“仔细询问”。作为罪犯,说谎很难自圆其说。
[img]694609' />
层层筛选
在古代,犯罪分子通常是有奖励的。一旦人们发现有人看起来像通缉令上的画、胎记和行为,他们肯定会立即向政府报告,然后将其作为嫌疑人拘留。当然,如果你被冤枉了,在层层筛选后找到一个担保人,你就会被释放出去。如果你真的是一个囚犯,你根本跑不掉。(当然,有些人有恩怨,古代很多衙役为了自己的小金库,不惜屈打成招,只为多赚点好处)
[img]694610' />
正是有了以上几种方法,即使你的肖像画不再相似,你也会被抓住。除非你落草为寇,以后专门为此营生,否则天网恢恢而不漏。天下不是王土吗?你能躲在哪里?
为什么罪犯还能被古代通缉令画得如此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