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他是中国第一位创办篆刻班的篆刻老师——文人篆刻第一人五衍

在中国篆刻史上,一旦提到文人篆刻的起点,一般都会提到两个人,一个是我们上节讲的赵孟,一个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吴丘衍。当我们谈到篆刻的起源时,我们经常谈论“我和赵”,这意味着他们。吴丘衍比赵孟小14岁(沙孟海先生的印学史认为他小18岁,但如果是这个年龄差,吴丘衍显然活不到40岁,这与他40岁时娶妾的其他资料不符)。他们都是生于南宋,生活在元朝的艺术家。说到篆刻,吴丘衍经常在赵孟面前,因为赵孟是艺术专家,吴丘衍更注重篆刻研究。赵孟的才华集中在书画艺术上,吴丘衍的艺术才华集中在篆刻、诗歌和学术考证上。五丘衍精篆书,特别擅长印刷,后人称之为“印人柱石”。

[img]692451' />

1、人物简介

乌丘衍生于1268年(还有一句话是1272年出生的),也是乌丘衍(生活中也避开了孔丘的“孔圣人”,改名为乌邱衍)。字行,竹房,竹素,别署真白居士,布衣道士,世称贞白先生,浙江开化人。开化位于钱塘江源头,浙皖赣交界。

另一个条件来自他的身体状况。据说他一腿跛,一眼失明。他是一个严重的残疾人,也是一个身体残疾人。他在40岁时还没有结婚,这给了他更多的艺术研究和创作精力。后来朋友介绍,娶宛丘买酒家赵天赐孤女为妾(买的只能是妾)。婚后两三年左右,女方原来的丈夫家庭向政府投诉,女方再婚后违法,我的衍生家庭会受到牵连,而女方的父亲也造假钞,我的衍生家庭会受到更多的影响。公私两诉,我的衍生家庭会被捕入狱,受到侮辱,所以我有了自杀的想法。被朋友保释出狱后,我心灰意冷。碰巧朋友不在,我衍的朋友没见,留了一首诗:“刘玲一事徒然,蝴蝶西飞别有天。欲语太元在哪里问,西陵西岸断桥边。欲语太元在哪里问,西陵西岸断桥边。仇仁近归家见诗,急急去寻吾衍,却再也没有找到。那一年是公元1311年,我衍43岁,诗的最后一句话,人们怀疑我衍是自杀的,但不确定,从头到尾都没有找到尸体。吴衍之死成了悬案,还说他进山隐居。

[img]692452[/img]

(吴丘衍和他的朋友们,右下角跛脚的是吴丘衍)

2、印学观点

吴衍对篆刻的贡献大致有三种:

(1)开启了最早的篆刻教育:据记载,五丘衍篆书写得很好,甚至达到了“当代独步”的水平,“精致不低于秦唐两李”。此外,他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了对古代印章的研究上(当时的文献仅限于他对秦汉印章的研究,他自己也说:“三代人没有印章,学者们对此很谨慎。),深入研究汉印平正、淳朴、浑厚的风格。为了谋生,我已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写篆书、篆刻为教学内容的篆刻学习班。学生最多的时候有几十个人。我主讲经史子集、书法篆刻、音乐诗歌等相关知识(这些都是他擅长的)。我们主要讲篆书、篆刻的方向。他自己写了教材《三十五举》(这是最后一篇文章,与下一篇文章《共享文物品目》形成了严谨的篆刻理论体系。实际上是上一篇讲理论,下一篇讲用品、材料、参考书目等。)当然,这本教材也成了他重要的篆刻理论。)当然,这本教科书也成为了他重要的篆刻理论作品。吴海和朱贵都是他的弟子或弟子。后来,吴门篆刻大多是我门下或门下的传人。

[img]692453' />

(三十五举书影)

(2)对篆刻创作进行了理论整理:如果赵孟对中国印章历史进行了第一次系统整理,那么吴秋燕对篆刻技术进行了第一次系统整理,即“三十五”,即上述教学讲义。当然,在吴秋衍生的时代,文人很少进入刀法的实践,因此,他的总结仍然停留在字法、篆法和章法的系统整理上。(注:《三十五举》前十七举讲篆书,后十八举讲篆刻。这部作品几乎成为后世篆刻学习者必读的教材。我曾经对《三十五举》做过详细的阅读笔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看看。)《三十五举》注重技术整理和可操作性。这正好补充了赵孟的印史总结。

(3)“印宗秦汉”理论的创始人:吴丘衍的《三十五举》不仅是他的教材,也是他的理论作品。这部作品一方面详细分析了秦汉印的创作原理,另一方面极力抵制非秦汉篆刻。同时他也主张论印也是以习小篆为基础的,但是对小篆和汉篆的字法差异进行了非常准确的辨别,对汉印的审美原理及其形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倡“印宗秦汉”的复古思想与赵孟不谋而合,这也是后世印人提到的“印宗秦汉”,即“我、赵”,印学界甚至称赞它“起八代衰落”。鲁迅《蜕社印存》云:“印盖始于周秦”,后人“向壁刊勒,古法荡然”,“元吾丘子行力主汉法”,“是复见尔雅之风”。

3、篆刻作品

根据历史记载,吴丘衍进行篆刻教学。他应该有大量的篆刻作品,至少应该传播大量的印刷品。然而,由于时代传播能力的限制(如印刷)和吴彦的经济能力,吴彦传播的印刷品很少。经典的是以下几方:

[img]692454[/img]

(布衣道士)

[img]692455' />

(五衍私印)

[img]692456' />

(鲁郡吾氏)

[img]692457[/img]

(贞白)

我们看,与赵孟恰恰相反,他是白印多,朱文印少。虽然朱文印的“贞白”是朱文印,但实际上,他的文字仍然是简单朴实的汉印风格,他的篆法也不是纯粹的小篆,这说明汉印对他有很深的影响。


他是中国第一位创办篆刻班的篆刻老师——文人篆刻第一人五衍他是中国第一位创办篆刻班的篆刻老师——文人篆刻第一人五衍

,,,,,,,,

  • 岳飞生平事迹介绍:岳飞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
  •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军事家、战略家,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他精通韬略,并长于诗词、书法,其高尚品格和爱国...

  • 赵光义是怎样成为皇帝的?宋太宗继位之谜
  • 赵光义的真名是赵匡义。后来,他改名为赵光义,因为他避开了他的兄弟宋太祖。在他的兄弟中,除了早逝的人,他排名第一。他比...

  • 出身武官的枢密使狄青:宋代唯一一个以文制武的例子
  • 五代君主,如后唐明宗,后唐废帝从柯,后周太祖,都是军队拥立的。当时,军队几乎形成了建立皇帝的习惯。回顾这种习惯的来源...

  • 大宋王朝的传奇奸臣贾似道:一代权臣的误国之路
  •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离不开许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个王朝的灭亡,同样由于一群群的蛀虫侵蚀所致,如夫差时期的伯海为秦...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

  • 一条杆棒等身齐:揭开太祖赵匡胤的武功有多高
  • 太祖赵匡胤出生于军人世家,他的父亲赵弘殷在后唐时期就掌管禁军,后因战功升任护圣都指挥使。都说虎父无犬子,赵匡胤的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