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是一种传统的象棋游戏。虽然有很多关于象棋发明来源的说法,但很多人都怀疑象棋时代的火药还没有发明,更不用说战场上的火炮了。为什么有一个棋子叫“枪”?
很多人认为象棋的可能性之一就是象棋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宋代才有棋子“炮”也就不足为奇了,但另一个更大的可能性是这个“炮”又指投石机。
[img]693438' />
北宋时期象棋书籍
相传抛石机早在周代就发明了,但没有理由支持。先秦时期,抛石机一定存在。战国时期,中原军事作品《孙膑兵法》提到了投石机,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飞石12斤,为机发,行200步”。换句话说,2.7公斤的石头可以投到280米远,威力惊人。
在汉代,坚持先秦的发展,投石机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当时投石机已经安装在船上了。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武器技术层出不穷,三国枭雄曹操改进了投石机,可谓当时技术上的一大进步。公元200年,曹操、袁绍大战官渡。为了“地理位置”,袁军在曹营前修建了一座小土山,在上面修建了一座木制划船建筑,并安排大量士兵站在划船上向曹营射箭。作为一名军队指挥官,曹操努力思考应对敌人的方式。敌人在上面,我在下面,弓箭不能占据优势,所以曹操用改良版的投石机反击。
原来的投石机只能固定在同一个地方,每次使用后都要拆卸。装配费时,曹操在投石机的基础上增加了底座,底座两侧增加了轮子。因此,新的投石机被转化为投石车,可以四处走动,突破限制。曹操终于在官渡大胜,顺便统一了北方。这一次,它也清楚地记录了投石车在战争中的应用。
北宋兵书《武经总要》中描述的投石车
随后,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投石车的规模不断增加。自唐代以来,有专门的部门规定了投石车的规格,无论是投石车的尺寸、材料还是投石车使用的“弹药”。在战争中,投石队也越来越大,据《新唐书》记载,公元617年,李密攻打长安城,命令制造300架投石机。在第五代,投石机技术进一步发展,开始与燃烧物结合使用。各种投石机在战争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攻防双方都使用投石机进行竞争。
对于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投石机战役,相信是襄樊之战,是南宋与蒙古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忽必烈为这场战斗做了五年的准备,包括全新的投石机“回炮”。据研究,回炮很可能来自阿拉伯人对中国投石机的改造。当时,中国已经使用投石机数千年了,但它一直由人力驱动,效率低下。回炮是一种以杠杆原理为主要结构的投石机,一端是炮弹,一端是配重物。先用人力或兽力拉下炮弹端,同时将配重端提升到高处蓄能。发射时,放开杠杆,使配重端下降,同时使炮弹上升并投射出去。
[img]693439' />
蒙古军围城
宋元之间的战争,由于“回炮”的使用,使宋军守城更加困难。这种利用重力势能的投石力比中国一直使用的投石机要大,但南宋使用的投石机继承了唐宋以来的精髓,在弹药上有很多分类和针对性。襄樊战争投石机的使用可谓中国战争的巅峰。然而,回炮的力量太强大了,宋军再也守不住了,加速了南宋的灭亡。后来,随着火器的发展,投石机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象棋发明的时候没有大炮。炮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