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唐代河朔三镇是如何形成的? 最后是如何被消灭的?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从繁荣衰落到混乱局面150多年。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河朔三镇与中央政府的权利博弈是重中之重。

[img]692090' />

藩镇割据

仅从地图上看,卢龙、成德和魏博就占据了河北、河南北部和山东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统治地区并不大。特别是魏博,为什么小地区成为唐朝最强大的附属城镇?

[img]692091[/img]

河朔三镇

众所周知,安史之乱以安禄山父子、史思明父子的死亡告终,但唐朝并没有彻底消灭叛军。唐代宗将李宝臣、田承嗣、李怀仙分别封为成德、魏博、卢龙节度使,以安抚投降的安史老部。但河朔三镇名义上属于朝廷,实际上并不服从中央,官员自己任命,财富也不上交中央,招兵买马,逐渐形成地方分离。朝廷无礼过问,只能采取姑息政策,导致藩镇越来越大。

为了应对河朔三镇,唐朝在中原设立了许多藩镇,以防止河朔三镇的扩张和反叛,保护东南财富供给中央政府。在《唐代藩镇研究》中,张国刚精辟地将唐代藩镇分为四类:河朔割据型、中原防遏型、边疆御边型和东南财源型藩镇。不同的藩镇相互制约,依靠藩镇之间的平衡维持了唐朝的相对稳定。虽然各藩镇之间的冲突不断,但没有安史之乱那么大。

如果我们追溯历史,我们会发现关中和山东之间的对抗从来没有停止过,因为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后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北齐和北周战役多年,直到隋文帝杨健在北周独立统一中国后,隋末的世界动荡,李唐与河北窦建德争夺世界。隋唐以关陇贵族为基础,一直与山东士族不和谐。

由于民间基础不稳定,再加上安史之乱,唐代中央权威旁落,中央政府的姑息政策使河朔藩镇逐渐扩大。特别是魏博的田承思,出身不高,为了增强军事实力,从底层士兵中提升亲信,逐步形成牙将集团。牙齿将集团发展到最后,以至于当地的节度也由他们决定,然后形成一个坚实的地方职业军事利益集团。一旦违反了当地集团的利益,立即起身反叛。

[img]692092[/img]

然而,虽然利益军团实力雄厚,但其愿景主要局限于地方利益。他们没有野心取代唐朝。他们更注重维护地方利益,逐步形成相对维护的地方势力。当然,藩镇和藩镇之间的相互制约也限制了一方藩镇的扩张。

直到朱文等新军阀出现,他们才有野心和力量打破藩镇之间的平衡,取代唐朝,建立后梁。经过五代十国几十年,河朔三镇的地方势力逐渐耗尽。


唐代河朔三镇是如何形成的? 最后是如何被消灭的?唐代河朔三镇是如何形成的? 最后是如何被消灭的?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都改革了哪些方面?
  •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子,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