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之战主角:李光璧、史思明
时间:唐天宝十五年
常山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例子。河东节使李光碧在常山(今正定)击败叛军史思明。这场战斗使唐军在河北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直接导致了史思明的崩溃。常山之战以李光碧的唐军胜利结束。到目前为止,常山九县只有九门,高城仍在叛军手中,其他七个县都恢复了。
[img]690387[/img]
李光璧进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叛军关押的所有人都放了下来,给了他们一笔丰厚的钱
安家费,随后亲自祭奠了因叛乱而死亡的人民,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还劝说了安思义。
安思义的投降对李光碧很有帮助。他对李光碧说:“唐军的长途袭击已经筋疲力尽了 如果与史思明的军队相遇,恐怕胜算不大,更不用说史思明的大部分军队了
骑兵有利于野战。大平原上的决战肯定对唐军不利。如果第一场战斗遭受挫折,肯定会发生 影响士气,在你来之前我已经向史思明求助了,你不妨等待史思明的到来。”
李光璧采纳了安思义的建议,开始巩固城防,准备打防守战。
果然,史思明接到消息后,带领2万骑兵直奔常山,第二天还没到常山城, 看到城市已失,立即攻城。李光璧命令弩手射击。要知道弩可以说是骑兵的克
星星,有城墙的掩护,骑兵不擅长打硬仗。史思明伤亡惨重,不得不退休。史思明一退休,李光碧立即命令步兵出城,用长枪摆成方阵,弓箭兵掩护,沱沱河为屏幕
障碍使史思明无法进攻,一举击退史思明。这是步兵对骑兵的典型阵法。
[img]690388' />
李光璧发现史思明5000步兵援军来自饶阳,正在九门南面的墙上修整,立即派出2人 千军进行偷袭,到达逢壁后,援军正在休息吃饭,毫无防备,唐军迅雷不雷
而掩耳的速度速战速决,将这股援军全部歼灭。
史思明听说援军被唐军全歼,大惊失色。他以前进不去,也没有援军。军队士气低落 落下,没有办法从常山撤军退役九门县。常山之战以李光璧的唐军胜利结束。到目前为止,
常山九县只有九门,高城还在叛军手中,其他七县全部收复 。
常山之战:唐朝叛军史思明的灭亡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