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开始时,日本和美国在舰艇、飞机和军队方面几乎相同。日本军队在航空母舰、战列舰等大型军舰方面仍略有优势,但日本军队在战役结束时遭受了巨大的失败。原因是什么?
[img]688773[/img]
第一,在战略上,日军的作战企图大大超出了自己的作战能力。日本一直有扩张的野心,其基本原则是扩张,军事表现是英寸,贪婪,每当占领一个地方,为了保持占领地区,将进一步占领附近的其他地方,即使反击,也不愿意主动放弃,这违反了克劳塞维兹在战争中所说的“进攻力量将逐渐削弱”的规律。
简单地说,随着前线的推进,进攻方需要越来越多的防御占领区域和关键的后方交通线路,使用越来越多的力量,一线部队逐渐减少,相反,防御随着前线的缩短,军队逐渐集中,所以越来越多的一线部队,所以随着前线部队的比较,一旦军队大于进攻方可以发动反击,因此,战局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如果进攻方的进攻行动超出了自己力量的极限,就会失败。
[img]688774' />
在战争初期和战略进攻的第一阶段,日军占领了拉包尔和新几内亚东北部,试图在俾斯麦群岛建立第一道防线。这一地区已经是日军进攻力量的极限,但战争初期意想不到的巨大胜利让日军感到困惑和忘记@ 因此,决定继续向东南太平洋推进战线,在瓜岛修建机场。
瓜岛最初被日本人视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岛屿。当美军于1942年8月7日登陆瓜岛时,如果日军干脆退出瓜岛,就不会开始对其不利的决战。然而,日军认为,如果不夺回瓜岛,美军使用瓜岛机场将对整个所罗门群岛构成巨大威胁,那么日军在南太平洋的重要海空基地拉包尔将失去屏障,威胁到俾斯麦群岛的前线。@ 决心全力夺回瓜岛。
[img]688775[/img]
然而,日本的战略决策与其军事实力和工业潜力极不相称。战前,美国的工业总产值相当于日本的9倍。1940年,美国钢铁产量为6076.5万吨,日本仅为685.6万吨,仅为美国的11%;战后,如果1940年工业产值指数为100,美国全民动员,其工业能力的提高也远高于日本,到1942年,美国已经达到136,而日本只有102,差距进一步扩大。1942年底,美国的军事工业相当于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总和。1942年底,美国的军事工业相当于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总和。在瓜岛竞争中,美国造船能力是日本的3.7倍,飞机生产是日本的6倍,这是瓜岛战役后期,美国军队修复和新船、飞机补充,军事力量增强,日本在战斗中损失船舶、飞机不能及时补充,军事力量减弱的根本原因。
[img]688776[/img]
另一方面,由于大量新造船的加入,大美运输船的数量不仅弥补了战争中的总损失,而且增加了30%。然而,由于新造船的数量,日本无法弥补战争中的总损失。瓜岛是一个岛屿,需要大量的运输船来运输军队、装备和供应。日本瓜岛地面部队的兵力和重装备的不足与日本运输船舶的数量密切相关。因此,在战役后期,日本军方强烈要求政府增加征用民用船舶的数量,但这是一个关系到日本岛国国力和战争全局的重大问题。日本规划院认为,民用船舶数量有限。如果军方扩大征用数量,将影响日本原材料的运输,进而影响军事工业的生产,这将对整个战争形势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这个问题上,军队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甚至负责船舶征用和分配的陆军军事局长佐藤贤也与大本营参谋部作战部长田中新第一中将作战。他为此大打了一架,但仍未能满足军队的需要。
为什么原本占主导地位的日军在瓜岛输得这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