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巴顿计划是“印巴分治”计划。1947年6月,英国驻印度最后一任总督路易斯·蒙巴顿命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强大压力,英帝国主义提出了“分而治之”的计划。
根据居民宗教信仰,英属印度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袖,分别建立自治政府;巴基斯坦由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组成;王公土邦在“移交政权”后享有独立地位,可以分别谈判加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任何自治领袖。当时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都接受了这一计划。1947年8月15日,英国将印度政权分别移交给印度国大党和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已经结束。英国在印度的经济利益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印度独立法规定的内容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形成了一些争端,其中最严重的是克什米尔问题,为印度和巴基斯坦未来的长期冲突奠定了基础。
1942年3月,英国政府派掌玺大臣、下院领袖克里普斯到印度,承诺战后给予印度自治领导地位。到达印度后,克里普斯提出了英国对印度的提案,即“克里普斯提案”。其内容是:英国与印度协商后,决定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布建立印度自治政府的建议。该建议的内容是建立一个新的印度联邦,使其成为自治领袖。其地位等同于英国本国和其他自治领袖。它在内政和外交方面都不属于其他国家。然而,该计划还提出,英属印度土邦有权不加入新成立的印度联邦,这使得有可能在印度原有土地上建立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从而为印度的分裂打开便利之门。这也意味着东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可能会在拟议中独立。随后,“克里普斯提案”成为“蒙巴顿方案”的雏形。
[img]689299' />
根据“蒙巴顿计划”的规定,印度教徒的大部分地区属于印度,穆斯林的大部分地区属于巴基斯坦。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规定,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当时,77%的克什米尔人口是穆斯林,他们倾向于加入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土邦国王是印度教徒。首先,他不想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但最终他倾向于加入印度。因此,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在印巴分治时没有得到解决。1947年10月,印巴分治后不久,为争夺克什米尔主权,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大规模武装冲突,即首次印巴战争。
1947年12月,印度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克什米尔问题。
1948年8月和1949年1月,印度和巴基斯坦联合国委员会接受了克什米尔停火和公民投票的决议。
双方于1949年1月正式停火,并于7月划定了停火线。克什米尔分为印度控制区和巴基斯坦控制区,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在各自的控制区建立了地方政府。
1953年8月,印度和巴基斯坦总理在会谈后发表联合公报,宣布克什米尔争端应通过克什米尔公民投票解决。然而,1965年6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围绕克什米尔问题爆发了第二次战争。1971年12月,印度占据了巴基斯坦控制克什米尔的部分土地,因为东巴基斯坦脱离巴基斯坦。
[img]689300[/img]
1972年7月,印度和巴基斯坦签署了西姆拉协议,双方同意尊重1971年克什米尔停火后形成的实际控制线。
为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印巴两国领导人与部长级官员进行了多次会谈,但尚未达成协议。1989年以后,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不断发生交火,两国都遭受了巨大损失。2003年11月23日,巴基斯坦总理贾迈利宣布,巴基斯坦军队将在克什米尔印巴实际控制线的巴基斯林开斋节(26日)单方面停火。24日,印度欢迎这一建议,并于25日作出积极回应。经协商,两国军方决定从当天午夜起在克什米尔“国际边境”、“实际控制线”和“锡亚琴实际接触线”(印度称为“实际地面位置线”)一带实现停火。同时,双方表示希望停火能永远持续下去。
2004年1月7日,民间团体“印度青年之声”的一名成员在印度控制克什米尔的查谟市西北30公里附近的杰纳布河上,将糖果盒放入河中,希望盒子能漂浮到下游巴基斯坦,给巴基斯坦人民带来支持印度和巴基斯坦对话和解的美好愿望。
[img]689301[/img]
2005年4月7日,坐满乘客的公交车从克什米尔的印度控制区和巴基斯坦控制区双向对行,这是印度和巴基斯坦控制区在过去60年中首次通车,开启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和平进程的新篇章。
2005年10月29日上午至10月30日凌晨,经过长时间谈判,巴基斯坦和印度在伊斯兰堡达成协议,同意暂时开放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5个检查站,允许双方居民共同开展地震后救援行动。
路易斯·蒙巴顿的成就是什么?他的评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