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大唐对西域的控制,首先想到的就是安西都府。当时大唐在西域设立了20多个都府和都督府,包括康居都督府、大宛都督府、宁远都督府、鸟飞州都督府等。,而波斯都督府是最远的。
[img]682683[/img]
据《旧唐书》记载,阿拉伯人在龙朔第一年(公元661年)入侵波斯萨珊王朝。波斯王子俾路斯前往长安,要求当时统治中国的唐朝提供军事援助。因此,唐朝在波斯疾陵城(今伊朗扎博勒)设立了波斯都督府,任命卑路斯为都督,隶属于安西大都督府。从公元670年到674年,俾路斯来到唐朝首都长安,被命名为右武卫将军。
俾路斯是波斯帝国萨珊王朝最后一位君主伊斯埃三世的儿子。当时,除了受到新兴阿拉伯帝国的军事打击外,波斯帝国在629年和642年连续发生了两起皇帝遇刺事件,萨珊王朝在内忧外患中被摧毁。王子俾路斯走投无路,带领亲信们远逃长安避难。当时,唐朝处于高宗时期,对波斯和阿拉伯帝国了解不多,但认为这是控制中亚的难得机会。因此,建立了波斯都督府,利用俾路斯萨珊帝国的正统地位帮助其复国,并将波斯的故乡纳入唐朝的势力范围。
这一举动实际上相当于唐帝国获得了军事通行权。事实上,对于弱者来说,受到强者的保护是对他们最大的好处。对于强者来说,唐的要求是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影响力。两国形成了威慑阿拉伯帝国的互助关系,这是双赢的局面。
从这里可以看出,唐朝任命的都督是波斯王子俾路斯。唐朝没有直接派军队抵抗阿拉伯的入侵,也没有提供任何实质性的援助。事实上,在此之前,卑路斯的父亲亚兹德格尔德三世多次向唐朝要求军事援助,但都被拒绝了。
[img]682684' />
李治
历史记载,唐朝和阿拉伯确实发生了军事冲突,其中最著名的是塔罗斯之战。这场751年的战斗以唐朝的失败告终,但并没有影响唐朝在西部地区的统治。波斯都督府成立时,唐朝和阿拉伯人之间没有直接冲突。
唐朝设立波斯都督府,主要是利用俾路斯王子的正统地位扩大唐朝的统治范围。然而,由于距离太远,它位于阿拉伯统治中心。唐朝在这里没有得到实际控制。波斯都督府几年后就被阿拉伯吞并了。当时,唐朝没有干涉唐朝在西部地区的统治。
几年后,波斯都督府被阿拉伯吞并 原因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