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庞勋起义:庞勋是守边将领 为什么要起兵造反?

唐朝灭亡的导火线通常被认为是从公元878年到公元884年爆发的黄巢起义。事实上,在黄巢起义之前,大唐帝国的地图上出现了一场大规模的起义。这次起义是唐朝灭亡的真正导火线。

大唐帝国西南腹地爆发了一起群体性事件,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该事件的策源地在桂州(桂林),该事件的领导人是庞勋。事件的内容,既不是罢工罢工,也不是罢工罢工罢工,而是守兵起兵!这就是唐末著名的“庞勋起义”、庞勋之乱。在编写《新唐书》时,北宋大儒宋祁曾总结道:“唐亡于黄巢,祸基于桂林。换句话说,桂州庞勋起义发生在唐朝灭亡的导火线上。

[img]683288' />

庞勋是守边将领。按道理,他应该保卫家庭和国家。他怎么能起兵造反?

唐一宗时期的大唐帝国病入膏肓,摇摇欲坠。在《新唐书》中,据说唐一宗“一个接一个”,实际上比他便宜。文化人士注重仁义道德。即使是最糟糕的皇帝也只是历史书中的“愚蠢”、几句话,比如“残忍”。如果允许史官用粗俗的话来描述,他们可能会写出任何难听的话。

唐懿宗控制国期间,内忧外患,危机四伏。在朝鲜,唐懿宗任命奸夫,奖惩不明。当时,一片混乱。除此之外,他只换了21位首相。像朝鲜中部一样,大唐帝国的边境堡垒也发出了快速警报。

咸通四年(863年),南诏国三次派兵攻打安南,并攻占交趾(位于今越南河内)。据你所知,王勃的父亲王福坚曾担任过交趾县长。也就是说,交趾属于大唐帝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唐懿宗虽然昏庸,但也懂得保疆守土。面对南诏狼子的野心,唐懿宗开始拍案,决定寸土必争。当时徐州“土风雄劲,甲士精强”,有点像现在的武术之乡。因此,唐朝命令徐州节让孟球召集数千人前往援助。800名援军负责守卫桂林。根据协议,这些驻守桂林的徐州士兵三年后可以回到苏北老家。

《汉书·元帝纪》云:“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注重“安土重迁”,把土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文人的诗总是流露出思乡之情。而且节日越多,越想家。离开家乡,回家成了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

[img]683289' />

从咸通驻桂林四年到咸通六年,只有三年。然而,在咸通六年的时间里,驻扎在桂林的军队变成了“一棵无人知晓的草”。奶奶不疼,叔叔也不爱。没人在乎。虽然三年的合同到期了,但没有办法改变防御。

虽然桂林的风景是世界上最好的,但守护者无意欣赏。他们愿意回到他们梦寐以求的家乡徐州。一年过去了,又一年过去了。。。期待着,期待着穿上它,终于期待着咸通九年。这一次,是时候改变你的防守了吗?这一次,你可以回徐州吗?

到咸通九年,这批守兵已经在桂林驻扎了六年。令他们惊讶的是,这一次,他们仍然被告知不能回到家乡!

根据合同,大唐帝国是第二次违约。就像现在的承包商拖欠农民工工资一样,承包商很自信,但农民工只能跳楼。

守兵们没有放弃。他们多次向领导汇报,要求返回徐州。当时,徐思的观察使是崔彦曾。守卫士兵能否回家取决于他的老人的话。崔彦还在犹豫。徐思将军尹侃、杜章、徐兴俭异口同声,要求守卫士兵多留在桂林一年。继续留下来的原因很简单:“军队没有牌匾,很难派兵。”

等了六年,回家的梦想被一句轻描淡写的“军费不足”敷衍了事。太可忍了,谁也受不了。守兵们一次又一次地忍受着,但他们无法忍受一次又一次的欺骗和愚弄。

守卫兵生气了!

驻桂林的徐州驻卒怒不可遏!

在守卫士兵中,徐霁、赵可立等九人迅雷不及掩耳地杀死了首都王仲甫。从性格上看,徐霁和赵可立属于四种性格类型中的胆汁,脾气暴躁,容易冲动。他们冲动的直接后果是支持庞勋为首都。于是,守卫士兵的粮食法官庞勋出现在舞台上,成为守卫士兵的领导者。

[img]683290' />

回家的诱惑是巨大的,力量是无限的。庞勋从桂林起兵,一路回徐州!

令人惊讶的是,庞勋起义虽然只持续了一年多,但占领了徐州和江苏、安徽、山东、河南交界处的大量州县,成功控制了江淮地区,切断了江南的经济命脉。起义团队最大的时候,有近20万人。

庞勋起义就像一条巨大的导火线。虽然它很快就熄灭了,但它引爆了更大的黄巢起义。黄巢不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喊出了自己的政治口号,还打破了唐朝的首都长安。

黄巢起义被镇压后,是越演越烈的藩镇割据。

公元907年,节度使朱温废除了唐朝最后一位皇帝唐哀帝,建立了后梁。此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更加黑暗和混乱的五代时期。


庞勋起义:庞勋是守边将领 为什么要起兵造反?庞勋起义:庞勋是守边将领 为什么要起兵造反?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都改革了哪些方面?
  •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子,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