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驻军起义,又称庞勋起义。这次起义是唐朝灭亡的真正导火索。对于当时千疮百孔的唐朝来说,这次起义比邱甫起义严重得多。邱甫起义属于民间起义,而这次起义在军队中爆发,说明朝廷统治存在严重问题。
[img]683291[/img]
咸通四年(863年),南诏连续三次派兵攻打安南,攻占交趾。虽然李很愚蠢,但他也知道自己不能失去土地。于是,李命令徐州节让孟球召集数千人进行救援。800名援军负责驻扎在桂林。根据协议,这些驻扎在桂林的徐州士兵三年后可以回到苏北的家乡。咸通六年后,约定的三年期满,但没有人来换防守。
[img]683292[/img]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乡土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背井离乡时最想念家乡,所以回家就成了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年复一年,士兵们翘首以盼,望眼欲穿,就这样到了咸通九年。他们在桂林驻守了六年,但仍被告知不能回老家。士兵们没有放弃,多次要求将军们返回徐州,但最终将军们要求士兵们在桂林再驻扎一年。等了六年的士兵们再也受不了了,他们愤然起义,拥立庞勋为都将。
[img]683293[/img]
当皇帝知道军队叛乱时,他首先下令赦免庞勋领导的军队。但庞勋认为,朝廷的赦免是因为他担心起义军不能在路上消灭。一旦他到达徐州,他将不可避免地下毒。于是庞勋拿出个人积蓄,打造了盔甲和旗帜,武装了军队。到淮南时,淮南节度使没有得到命令杀死庞勋一行,竟然把粮草送给了叛军。庞勋乘机召集散落在农村的银刀军,将其藏在船上,军队突然增加了数千人。
[img]683294' />
这时,朝廷终于决定派兵征服庞勋。庞勋得知朝廷派兵征服他,直接布下疑阵,悄悄地将军队带到符离方向。征服军队直到起义军进入宿州才反应过来。庞勋的部队进入苏州城后,向人民散发财米,选择壮丁,部队突然增加了数千人。朝廷军队到达后,在城外驻营。庞勋点燃了城外的茅舍,火势蔓延到官兵的营帐上,然后带兵出城,歼灭了近300名官兵。晚上,城里的人协助守城,庞勋集中了城里300艘大船,装满了粮草,顺流而下。黎明后,官兵们发现庞勋已经离开,赶紧去追赶,但在追赶的路上,庞勋埋伏了整个军队。
[img]683295' />
击败朝廷军队后,庞勋带着6000或7000人的军队来到徐州城。他们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帮助,攻击了徐州城。庞勋的名声震惊了,徐州城有成千上万的人愿意跟随。庞勋利用这个机会攻击了几座城市,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可战胜的。所以他开始举行宴会,顾问建议他不要听,和他一起在桂州的士兵也开始骄傲和傲慢,抓住钱,掠夺女人,一切都是邪恶的。
[img]683296' />
庞勋享乐时,朝廷派康训练,带领7万士兵攻打起义军。康从沙陀借了3000名骑兵作为前锋,杀死的起义军连连败败。康训练临近徐州时,起义军损失了2万多人。康承训乘胜追击,将起义军围在柳子镇,时值大风,官兵四面纵火,起义军几乎全军覆没。庞勋听到这个消息很惊讶,所以他改变了旗帜,选择了3万名壮士。庞勋亲自带领士兵离开城市,晚上进入丰县,杀死了2000名官兵,其余的官兵连夜撤退。庞勋乘丰县胜利,带着五六万士兵向西攻打康训练部队,康训练暗设伏兵,起义军被埋伏,不战而败,损失数万人。
[img]683297' />
新上任的徐州南营招聘使马举率领3万名精兵支援泗州。围攻泗州的起义军不知道官兵的数量,不敢轻举妄动,于是收兵观察。马举纵火烧了起义军大营,起义军死了几千人。马举从泗州出兵攻打濠州,起义军将领刘行和在这里守卫。起义军大败,损失数千人,营寨也被夷为平地。此时,朝廷还将神策将军宋威作为徐州西北部的诏令,将三万官兵屯在丰县与萧县之间,进攻徐州。另一方面,康承训攻克了临涣,先后夺得襄城、留武、小绥等地。起义军内部的矛盾日益暴露,一些士兵叛逃,躲在山林里,劫杀了起义军。乘胜长驱,拔第城,进入宿州西部,筑城围困宿州。庞勋派部分人守在徐州,亲率起义军2万人西征。康承训带着官兵攻城,起义军伤亡数千人。康承训派人在城下喊招安。见官兵攻城日紧,苏州危急,城中起义军举城投降。
[img]683298' />
康训练的军师向他献计,让他到徐州后,围而不攻,先向城里发起政治攻势,再让隐藏在城里的奸细打开城门,引导官兵入城。康承训采纳了他的建议,按计行事,逮捕了全市桂州驻卒的所有亲属,杀死了数千人。庞勋率领2万士兵攻打宋州,攻占南城,渡过汴河向南攻打亳州。康带着8万步兵赶到亳州,庞勋被迫向西走。由于粮草耗尽,士兵们饥饿不堪,近1万名起义军死亡,其余都被淹死了。起义军占领的城市纷纷失守,庞勋在与康的训练中失败,屡屡失败。朝廷继续增兵,强迫徐州。
[img]683299' />
此时,庞勋将军张玄捻叛变投降康承训,引官兵围攻徐州,引诱义军投降,徐州失守。庞勋西攻宋州亳州,想牵制朝廷的兵力。但一个接一个的失败,在路上被沙陀骑兵追赶,他想回到彭城,但被沙陀骑兵追赶,军队被摧毁,庞勋死于突破。至此,桂林驻军起义失败。起义就像一个巨大的导火索,虽然很快就熄灭了,但它引爆了更大的黄巢起义。
庞勋起义——这次起义是唐朝灭亡的真正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