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宗在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即位,第二年改元绍熙。光宗病了,不能主持朝政。李皇后擅政,拨弄是非,使光宗长期与父太上皇(宋孝宗)失去和平。
[img]682392[/img]
绍熙五年(1194)五月,太上帝病得很重。六月九日,太上卒。光宗从未去重华宫问病,也不执丧,朝中骚动,尚书左选郎官叶适建议左丞相留正,立王子嘉王赵扩为监国,以释疑诽谤。于是率宰执数请,光宗表示想退位。知枢密院事赵汝愚主张禅位给嘉王,而留正认为建储诏尚未发布,以后一定很难相处,于是称病离开相位逃跑。赵汝愚被迫通过知阁门事韩禹州向太后(成肃皇后)请示内禅意向。第二天,赵汝愚请立嘉王为太子,并说光宗批有“欲退休”,于是太后同意了。7月5日,太皇太后命汝愚以旨诏嘉王赵扩即位,王子坚决拒绝,后来被披上黄袍,乃立为皇帝,这就是宋宁宗。韩氏皇后,他的父亲是韩同卿,是韩愈的兄弟。光宗被尊为太上皇帝,李皇后被尊为太上皇后,李的权力被削弱。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宋光宗内禅,又称“绍熙内禅”。
退位
因为寿皇的葬礼需要长子光宗主持,而光宗在李皇后的阻止下不主持,朝政有空转危机。
当时的枢密使赵汝愚(宋太宗之后)以光宗在奏章中指示的“历史悠久,想退休”八字为由,表示光宗有退位的意思。他与韩愈合作,邀请高宗吴太后出面(韩愈是吴太后的侄子),宣布光宗退位。
[img]682393' />
结果
结果宋光宗被迫退位为太上皇,李皇后被尊为太上皇后。赵扩继位为宋宁宗。
赵汝愚因推立之功担任宰相,韩愈的侄女被任命为皇后。由于赵汝愚拒绝向韩愈让步,韩愈向宋宁宗进言罢免赵汝愚,韩愈获得专权。
[img]682394' />
评价
高孝光宁四朝,内禅三次,历史似乎一次又一次地重演。然而,与绍兴和淳熙内禅相比,绍熙内禅实际上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取代王位,这意味着南宋后期,即使是淳熙内禅表面上的君主道德和升平形象也是不可持续的。
介绍了绍熙内禅的过程 绍熙内禅的结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