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01年唐代剑南节使魏皋破吐蕃的维州之战,是唐军末世时期的辉煌之作。
安史之乱后,唐朝实力大损,边境防线严重内缩。西线强大的吐蕃帝国不断向东发展。占领河西走廊后,唐朝边境越来越猖獗。中唐以后,唐朝不得不应对藩镇分离的困境,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吐蕃在边境的巨大军事压力。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唐军和吐蕃军在边境战斗了50多年。但在失去陇右等战略要地的情况下,唐军在战略上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公元801年,吐蕃再次向唐代西线发动大规模进攻,先后攻占唐代林州等战略要地,兵逼长安。然而,此时的唐朝却走出了被动化为主动的妙棋——围魏救赵。驻扎在四川的剑南节让魏皋率领2万人骑马,兵分九路通过四川进入吐蕃,先后转战4个月,攻略城七坐,焚毁150座堡垒,先后击败吐蕃大食联盟16万人。遂围维州城,援军至,转战千里,大败之。维州决战期间,韦皋以围点作战,消灭了吐蕃从西北赶来增援的援军。在这场战斗中成为最后的胜负手。在四个月的持续打击下,唐军俘虏了1万多人,招募了3000多人,这不仅缓解了吐蕃对唐朝西北边境的威胁,也给了吐蕃一个沉重的打击,吐蕃试图进入中原。
[img]682109[/img]
从整个唐代吐蕃的战争格局来看,如果说安史之乱是吐蕃占据战略主动的主要转折点,那么维州之战就是唐蕃战争之间又一次转折点的战争。维州之战前,吐蕃对河西的盘踞似乎是一把巨大的砍刀,横跨唐朝的头顶,而韦皋则开辟了另一个西部地区,在西南地区开辟了第二个战场,先后占领了吐蕃西南的战略要地。就像一把匕首插在吐蕃人的肘腋下,彻底扭转了唐朝战略防御的被动局面。维州战争结束后,吐蕃的实力大大受损,对唐朝的威胁大大减弱。维多利亚战争结束后,吐蕃的实力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对唐朝的威胁大大减弱。从那时起,曾经占领欧亚内陆的吐蕃帝国逐渐走下坡路。它不仅无法对唐朝发动大规模进攻,而且对原有领土的控制能力也逐渐减弱。虽然唐凡之间只有小规模的军事冲突,但大规模的战争已经不复存在。
[img]682110' />
公元821年,唐朝和吐蕃在长庆结盟,彻底结束了两大军事集团经过数百年的持续对抗和战争状态。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双方忠实地遵守了这一合同。韦皋打破吐蕃的赫赫武功正是打开两大集团和平之门的关键。世界上有许多人谴责晚唐的政治。然而,通过维州战争的辉煌,我们仍然可以隐约看到盛唐武功的光辉。
维州之战的评价如何?维州之战对唐朝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