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炼丹家是第一个发明火药的人。这个东西发明后,不仅可以用作丹药,还可以用作膏药。它是古代中医眼中的典型良药。中国的炼丹技术不仅追求长生不老,还追求点石成金。因此,炼丹师最初的理论是将“五金”(金、银、铜、铁锡)与“八石”(朱砂、雄黄、云母、空青、硫黄、荣盐、硝石、雌黄)有效结合,达到“飞八石、转九丹、冶黄白水”的目的(无论如何,这是由金主支付的,炼丹师经常先致富)。
根据中国炼丹理论,将“五金”和“八石”混合在一起的中介是木炭、松脂等。有时他们把“三黄”(雄黄、雌黄、硫磺)和木炭、硝石、松脂混合在一起,产生了最早的炼丹禁忌。早在东汉,炼丹师就知道把这些东西混在一起有引起火灾的危险,所以他们都把这些东西水炼而不是火炼。《抱朴子》一书的具体做法是将硝石溶解在水中,再加入雄黄等物质,从而产生硝雄混剂。
[img]681319[/img]
唐朝以后,伏火炼丹法开始流行,炼丹师有可能放飞自己制造火药。所谓伏火炼丹法,就是把炼丹成品放在火上烧,看丹药有没有变化,不变就是伏火。它有三个关键点:一是看颜色变化,二是有没有异味,三是有没有特殊的烟气。
[img]681320[/img]
唐代伏火硫磺丹法简直就是火药的原版。它的配方是用磨成细粉的硫磺和硝石充分燃烧。为了延续火焰的寿命,丹芳还加入了“三斤生熟碳”。在实践中,很多炼丹师经常手滑,引发火灾,所以炼这种丹需要防爆措施。通常的做法是挖个坑,把炼丹罐放进坑里,和地面一样,四面埋在土里。即便如此,心胸开阔的炼丹家也发生了意外,火药诞生了。
[img]681321' />
古代炼金术家也是兼职医学家。写《抱朴子》(里面有丹方)的葛洪也是《肘后备急方》和《玉函方》的作者。因此,中医界接受了“硝为君,磺为臣,炭为佐使”的说法。到目前为止,许多庸医认为芒硝是万能灵丹妙药。火药发明后,中医界也将其视为良药(否则,你认为火药的解释是什么)。
[img]681322' />
由于火药的热属性,中医普遍认为它是治疗阴湿病的良药。《本草纲目》将火药视为治疗癣、杀虫、祛湿驱邪的良方。20世纪,中国仍有许多民间处方将火药视为消毒药物的引子。美国英雄兰博在中国使用火药消毒并不少见(但我们是火药和草药的混合体)。
中国人在军用火药方面也有很好的嗅觉。904年,杨行密军队攻打豫章(江西南昌)时,首先用火药攻城。第一个有效的火器也出现在中国(1132年)。后人中国火药应用的落后并不能说明根源不好。中国人玩火药是独一无二的。
火药也是一种药,古人用火药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