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吐火罗人是最早定居在天山南北的古代民族之一。传统领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天山以北,昆仑山以南,戈壁滩以东,帕米尔高原以西。天山南麓的龟兹人、雁栖人、吐鲁番盆地的车主、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楼兰人都是吐火罗人。汉字记录中描述的吐火罗人是大胡子、深眼窝和高鼻梁的人。它们在西域文明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是整个中国文明。吐火罗人从西方引进中国,起源于西亚的小麦。楼兰文明有着千年的文明史,龟兹文明对中国佛教史有着重大影响,吐鲁番文明融合了东西方的各种文化因素,也是由吐火罗人创造的。
吐火罗语
吐火罗语文献显示,吐火罗人说印欧语系的语言。尽管他们住在印欧语系的东方语支部(Satem)但吐火罗语有印欧语系的西方语支(Centum)许多特点与小亚(今安纳托里亚)赫梯人在公元前1650-1190年讲的印欧古语密切相关。比如两者都用—r—作为中间语态的后缀。吐火罗人可能是印欧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印欧语系东西语分化之前,他们就从原始印欧部落中分离出来。
[img]679009[/img]
吐火罗语的发现极大地加深了人们对欧亚大陆古代民族分化和迁徙的理解。国际学术界对吐火罗人的起源进行了一个多世纪的激烈讨论。然而,吐火罗人什么时候与印欧西方语支部的赫梯人、凯尔特人和希腊人分开?他们是如何千里迢迢来到塔里木盆地的?这仍然是个谜。研究人员对吐火罗人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三种解释:
第一,近东起源说英语语言学家亨宁
(W.B.Henning)1978年,塔里木盆地的吐火罗人被认为是公元前2300年左右出现在波斯西部扎伽罗斯山区的游牧民族古提人,阿卡德被称为“古提姆”(Gutium),亚述人称之为“古提”(Guti)。阿卡德王朝在公元前2180年灭亡,后来推翻了巴比伦王朝,主宰了巴比伦达百年。亨宁分析了苏美尔王表中记载的古提王名,发现公元前2082年古提王朝被苏美尔人推翻,消失在近东历史舞台上。亨宁推测古提人此时离开巴比伦,长途跋涉,向东迁往塔里木盆地。俄罗斯学者加姆克利(T.V.Gamkrelidze)和伊凡诺夫(V.V.
Ivanov)深受启发,印欧人的故乡定在近东,并从语言学的角度描述了吐火罗人的迁徙。与此同时,公元前2000年住在巴克特里亚的雅利安人在非印欧语借词中带来了梵语和吐火罗语。语言学家认为,这些借词应该很早就独立进入梵语和吐火罗语,印度雅利安人和吐火罗人没有交流。这说明当时吐火罗人还在中亚,没有进入塔里木盆地。
第二,威斯康星大学教授纳兰扬是西域的起源(A.K.Narain)根据1990年的建议,印欧语各族本身就是在今天的中国西部形成的,月氏人自古以来就生活在黄河以西和中国西部。
第三,根据南西伯利亚的起源,爱尔兰学者马劳瑞(J.P.Mallory)医生于1989年提出。目前,印欧人最早的考古文化是南西伯利亚的阿凡纳谢沃文化,马劳瑞推测吐火罗人的祖先是阿凡纳谢沃人。
[img]679010' />
以上研究主要是基于比较语言学研究,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考古证据。20世纪80年代初,海德堡大学教授耶特玛尔(K.Yettmar)对公元前2000-1000年中亚考古文化与西域民族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塔里木盆地史前遗迹的发掘将非常有希望。专家要认真研究同时代文明作为中亚文明的一部分,向远东传播的路线要经过这里。”
[img]679011[/img]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学者开始参与吐火罗人起源的研究,并在考古学、语言和人类学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早在公元前2000年初,印欧人在新疆的分布就达到了天山东部的奇台,甚至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孔雀河流域。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时代最早、分布最多的印欧人考古文化,就是吐火罗人祖先的文化。吐火罗人什么时候迁入新疆?吐火罗文化是新疆哪种考古文化?为此,我们初步分析了公元前2000年至前1500年在新疆分布的几种青铜时代文化,最终发现解释吐火罗人起源的关键是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的克尔木齐文化。这种文化起源于里海-黑海北岸的颜那亚文化,其中一种向东迁移到阿尔泰山南麓,在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形成克尔木齐文化;从后者分化的南下楼兰形成了小河古墓沟文化。塔里木盆地中部的新塔拉文化和尼雅北部的青铜文化是吐火罗文化与羌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为了促进西域考古研究的深入,本文计划分四个部分介绍我们的发现和研究。
吐火罗人的起源是什么?吐火罗人是怎么迁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