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兵制中,调解鲁朵的宫卫骑兵甲,教练完成了练习,简化了世界的精英,聚集在他的肚子里,既担任保卫任务,又出兵打仗。此外,还有部落兵、汉军、渤海军等。契丹是一个游牧民族,擅长骑射,平时放牧渔猎,既是生产经济活动,也是军事实践。一场战争可以很快融入军队。
[img]678386' />
辽朝军队平时在20万到30万左右,契丹部落全民皆兵。辽所能动员的兵力总人口比例很高,164万2800人。由于保留了原始部落的痕迹,并处于从奴隶制向封建制快速转变的历史阶段,军事制度在早期阶段主要与民族社会制度相结合。进入长城以南地区后,不仅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色,而且逐渐接受了汉族的影响,具有民族融合的特点。
辽朝皇帝亲手掌握了最高兵权。下设北方﹑南枢密院。北枢密院是最高的军事行政机构,通常由契丹人负责﹔南枢密院又称汉人枢密院,掌汉人兵马之政,因此出现了朝廷两种军事制度并存的局面
。
[img]678387[/img]
辽军一般分为宫帐军﹑部族军﹑京州军和属国军。宫帐军,由直属皇帝的帐户壮丁组成,是契丹族亲军,供宿卫和战斗,“以行营为宫,选各部豪健千人,置腹心”。部族军,主要由契丹以外的部族壮丁组成,供四边守卫。以上两支部队是辽军的主力军。京州军,又称五州乡军,征集了五京道各州县的汉族﹑由渤海族等壮丁组成。由臣属国壮丁组成的属国军。后两支部队是辅助部队。辽初,贵族男子人人服兵役,年龄15岁~50岁之间的列籍正军,武器﹑战马自备。“正军一名,马三匹,打草谷﹑守营铺家丁各一人”,“人马不给粮草,日遣打草谷骑四出抄掠供之”(辽史兵卫)。后来,“沿边各置屯田驻兵,易田积谷以军酬为准。辽军以骑兵为主,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刀枪。后期从宋代传入抛石机式火炮,编有炮手军。
辽朝的军事制度是什么?能动员多少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