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北魏第一大案[国史之狱],北方士族遭到称重打击

人们的心理活动往往影响着历史的进程,某一群体的心理变化往往会掀起汹涌的波澜。

拓跋涛的中国化倾向日益引起鲜卑贵族的不安。在试图改变皇帝的军事行动失败后,这种不安变成了恐惧。游牧和农业文明的区别在于,是把草原变成耕地,还是把耕地变成荒地?胡汉贵族争相扩大土地,冲突是不可避免的。鲜卑贵族与汉族门阀展开了新一轮的斗争,引发了北魏最大的案例——国史监狱。

[img]677255' />

北魏初年,汉族大臣崔浩当政。崔浩不顾汉族地主与鲜卑贵族之间的矛盾,试图根据汉族家族的传统思想,对鲜卑贵族的不满进行分类、分别和规定;此外,崔浩还写下了拓跋皇帝不知名的早期历史,因为他主持编纂国史。

太延五年(439年)十二月,太武帝命令崔浩以司徒监秘书事、中书侍郎高允、散骑侍郎张伟参与作事,续修国史。太武帝告诉他们,必须根据实录写国史。按照这一要求,崔浩收集了魏国上代的资料,并编写了魏国的国史。当时,皇帝编国史的目的只留给皇室后代。但《国记》修完后,参与其事的作品让史闵湛、习标建议将《国记》刊登在石头上,以彰直笔,同时刊登崔浩所注的《五经》。闵湛、习标巧言令色,平时以奉承崔浩而得到崔浩的青睐。崔浩采纳了他们的建议,王子也表示赞赏。因此,在天坛东三里,建造了一座“国书”和“五经注”的碑林,方圆130步,用工300万才完成。由于《国记》秉笔直书,讲述了拓跋氏的历史,详细而无忌讳,其中直书讲述了拓跋氏一些不愿人知的早期历史。石碑建在通衢大路旁,引起行人议论。鲜卑贵族看到后,都怒不可遏,先后向太武帝起诉,指控崔浩故意暴扬国恶。太武帝命令逮捕崔浩和秘书郎吏,审查犯罪。崔浩被捕后,承认自己受过贿赂。事实上,他不明白自己犯了什么罪。当太武帝亲自审讯他时,他感到困惑,无法应对。十一年六月,太平真君自己亥(45年),太武帝杀崔浩。被送往城南行刑时,数十名卫士(撒尿)在其上,呼声尖叫,闻着行路。自宰司被杀,没有如浩者。与此同时,秘书郎吏以下也被杀,而清河崔氏同族无论远近,婚姻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连坐灭族。史称国史之狱。

[img]677256' />

北方士族在国史之狱受到沉重打击。宋人刘庚等说:拓跋氏乘后燕之衰,蚕食并冀,暴师喋喋不休30多年,而中国则略定。一开始,公卿方镇都是部落酋大,虽然参与了赵魏老族,但往往怀疑夷灭了《魏书·旧魏书目录》。他们指出,鲜卑贵族与赵魏大族的矛盾相当有见地,崔浩就是这种矛盾的受害者,国史之狱只是借口。不久,太武帝北巡阴山,后悔杀崔浩。时北尚书宣城公李孝伯病逝,太武帝说:李宣城可惜!又说:我失言了,崔司徒可惜,李宣城可悲!但事情已经到此为止,无法挽回。


北魏第一大案[国史之狱],北方士族遭到称重打击北魏第一大案[国史之狱],北方士族遭到称重打击

,,,,,,

  • 柔然二王子多伦简介《花木兰传奇》多伦王子是谁?
  • 莫将/多伦:敌国柔软的王子,一开始化名为莫将,来到花木兰的故乡,原本是为了破坏织女的编制和亲图,却无法自拔地爱上了木兰...

  • 历史上真正的花木兰:女奴出身 被皇帝占领
  • 《花木兰传奇》最近在央视黄金档播出,花英雄的忠孝节义足以借鉴今天。至于这部剧20多集的想象力,不能算错,说明年轻人热爱...

  • 花木兰的故事为何流传广远?花木兰之墓在哪儿
  • 花木兰这个名字在我国几乎人人都知道,她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美国迪士尼也根据花木兰的故事制作成了动...

  • 女英雄花木兰结婚了吗?花木兰的丈夫是谁?
  • 花木兰是商丘人,关于花木兰代父参军的英雄事迹,不仅是《商丘县志》、《禹城县志》和《河南通志》都有记载,商丘民间有很多...

  • 花木兰是哪个朝代的人?
  • 南北朝之说 北魏帝国在拓跋韬登基后,长期受到柔然侵扰,拉开了对柔然部落大反击的序幕。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北魏最大的灾难不...

  • 北周于谨:军马一生功勋卓著 北周武帝拜其为师
  • 于谨(公元493年至公元568年),字思敬,北朝洛阳人,北周开国功臣。 从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到节闵帝普泰元年(公元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