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动员了1700多万总兵力。即使柏林被俘,德国将军邓尼茨在投降书上签字,德国军队仍然有数百万军队。那么,他们为什么选择投降而不是继续抵抗呢?
(邓尼茨签署投降书旧照)
首先,失败的负面影响太大。
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是不可战胜的。从闪电入侵波兰,到敦刻尔克迫使盟军撤退,它几乎占领了整个欧洲。
当时,德国军队对战斗充满信心。在他们看来,更不用说欧洲了,即使他们想统治世界,也有可能。
1941年,由于欧洲形势良好,德国撕毁了《苏德不侵犯条约》,并向苏联出兵,开启了征服亚欧大陆的最重要一步。
苏德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伤亡战争。远征的德国军队开始了一系列失败,因为战线拉得太长,士兵们不满意。
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德国开始慢慢转向防守方。随后的库尔斯克战役让苏联人彻底吹响了反击的号角。
隆美尔率领的北非军团在东线战场失利的同时,也被英军将领蒙哥马利击败,被迫撤出北非。
两个战场的失败动摇了德军的信心,甚至质疑希特勒在德国的声音。
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的成功登陆使这一问题达到顶峰。因此,同年7月,一起名叫希特勒的刺伤事件发生了。虽然希特勒最终没有受到严重影响,但这一事件无疑再次打击了德军的士气,第三帝国处于危险之中。
最后,随着柏林被苏联军队占领,希特勒在地下室自杀,德国军队完全失去了精神支柱。没有灵魂的军队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
[img]676328[/img]
(诺曼底登陆)
二是德军后勤被切断,弹尽粮绝。
自古以来,战斗的好坏取决于物流是否强大。当时,虽然德国有数百万军队,但它们都分散在各地,物流供应经历了巨大的考验。
德国军队的整个东部战场都由英美联军牢牢控制。西部还有另一个疯狂的苏联进攻。德国遭遇了盟军的两面攻击,后勤线被盟军切断,士兵们没有食物进入,没有弹药可以发送,这根本不会持续太久。
最重要的是,德国赖以生存的发达产业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因为它已经被盟军攻入中国,无法再支撑战争的消耗。
[img]676329[/img]
(德苏战争)
@ 军队弥补了数字。
虽然德军声称有数百万军队,但这些士兵是谁?
通过欧洲各地的征服,德国培养了一位可怕的精英教师。然而,在苏德战争中,苏联人以数量优势消耗了德国的精英军队。回顾苏德战争中的几场战争,哪一场不是一场经常伤亡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的战斗?
由于严重的军事伤亡,德国不得不在中国招募一批新兵前往战场。但这些新兵中的大多数都是热血沸腾的年轻人。如果德国想依靠一群新兵打败苏联红军,这无异于一场梦。
因此,虽然德国有数百万军队,但战斗人员的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是新兵。实际战斗力早已不足,失败是理所当然的。
最后,德国人一直被称为严谨务实。与盟友日本不同,日本总是喊“玉碎”的口号。既然战争胜利没有希望,精神领袖自杀了,为什么要选择坚持到底,导致民族灭亡呢?投降是他们的正确选择。
为什么二战后期德国还有几百万兵力投降?只是因为这三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