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战役于1942年6月至1943年2月爆发,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战后,德军最精锐的第六集团军被摧毁,甚至高加索第四装甲集团军也被摧毁。德国元帅保卢斯在进入斯大林格勒之前拥有30多万兵力。经过激烈的战争,德国士兵在投降时只剩下9.2万人。失败对整个德国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9.2万名战俘前往西伯利亚工作。战争结束后,只有6000多名战俘返回德国。苏联表示,其余的人已经逃跑了,德国无话可说。
直到1957年,在保卢斯生命的最后一年,一位德国妇女打开保卢斯家的门哭了起来,问为什么前元帅没有保护他的孩子,让他们在痛苦之后离开了这个世界。受到深深谴责的保卢斯很快就死了。他的儿子尽了最大努力为父亲恢复名誉,但最终无法实现。13年后,他开枪自杀。
[img]676611[/img]
在保卢斯遥远的记忆中,在进攻斯大林格勒之前,他的元首鼓励他说:“给你这样的军队,你甚至可以打败天堂。”
那么,面对来势汹汹的苏联250万大军的围攻,这支连天堂都能打下来的军队为什么逃不出生日呢?要知道第六集团军意义重大,比附近的第四集团军、A集团军等军队重要得多。这是德军赢得苏联的最后希望。没有一些二流历史老师说第六集团军为了掩护谁而牺牲自己。
如此重要的军队,如此强大,为什么不逃脱,被数百万军队包围,最终让德国军队不断救援,不断进入各种材料?
根据战后德军留下的信息,以顿河集团军队司令曼施坦为首的一批军事专家在1942年12月初强烈主张,第六集团军应尽快突破。虽然他们需要冒一定的风险,但他们仍然有很大的机会摆脱它,否则他们将永远注定要失败。奉命前来救援的曼施坦和他的顿河集团军队被苏联军队堵在斯大林格勒外几十公里处,无法前进。双方的军队数量差距很大。
[img]676612[/img]
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德国最高司令部、南方集团军司令部和第六集团军总司令保卢斯都口头同意了曼施坦因的意见——突破。毕竟200多万军队绝对不是闹着玩的。一旦围攻形成,对德军来说意味着灾难。
很多人都知道希特勒从来没有让保卢斯撤退过,这是在苏联200多万军队聚集之前,他不得不放手。希特勒命令保卢斯留住斯大林格勒,等待曼施坦赢得斯大林格勒,因为他打开了供应渠道。
然而,希特勒还要求保卢斯同时防守斯大林格勒防线!
这只是一个悖论!没有突破就守不住防线,要求他在突破的同时守住防线?
可以看出,希特勒的心不想让保卢斯突破,只是敷衍曼施坦因和其他人,他仍然希望保卢斯和曼施坦因能够完成整合,通过斯大林格勒供应线,然后继续支持30000集团军对抗2500000苏联军队,甚至曼施坦因数十万顿河集团军队也进入,幻想赢得斯大林格勒。
这是一个非常不合理的要求。保卢斯当时是一名军事上将。虽然他普遍认为自己的军事才能平庸,但他不明白这个道理。保卢斯完全有权决定撤出斯大林格勒,以保全德国军队。而且,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曼施坦因为拼了老命向前冲,离他还有50公里。只要他突破50公里,他就会逃出生日!
但奇怪的是,这位后来被空投元帅勋章授予陆军元帅的军事家,竟然对曼施坦提出了两个突破的难点:
1、集团军需要6天的准备时间;
2、斯大林格勒的坦克只有30公里的汽油可用。此前,由于被包围,战马被吃掉,机动性大大降低。为了突破,必须有足够的油。
以上两个条件完全是胡说八道。当时,没有什么需要他准备6天;30公里后,德军即使用双腿冲锋也能逃脱剩下的20公里。后来,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坚持了4个月,领空早已被封锁。石油是从哪里来的?
曼施坦认为保卢斯只剩下30公里的油是不可靠的,因为他在回忆录《失去的胜利》中认为下属通常会把自己的油放进去。
少报一些材料。排除这个原因,第六集团军的突破有利于掩护A集团军和第四装甲集团军的行动。如果保卢斯突破,即使失败,也可以避免4装甲集团军的最终巨大损失。总之,选择不突破是致命的错误。
此外,此时他已经获得了突破许可,他应该知道带数十万士兵逃离整个德国的意义,否则他不会在1957年死于焦虑,他的儿子死后也不会焦虑和自杀。
对于这个问题,曼施坦在战后解释说,保卢斯未能拯救集团军与他的个人素质和他后来的行为(在苏联避难)无关。他所能做的就是他所能做的。希特勒在封闭的圈子里安排了一名联络兵,他负责坚定地执行不突破的政策,正是这名士兵改变了保卢斯和他的士兵的命运。即使希特勒同意了,但仍然不允许撤退,保卢斯必须执行,否则他可能会当场被处决,但集团军仍然不允许突破。
难怪保卢斯接到空投元帅勋章,接到让他自杀的命令时会说:“我永远不会为奥地利军队的下士而死。”。
在去斯大林格勒之前,希特勒告诉保卢斯:给你这样的军队,你甚至可以打下天堂。
保卢斯的回答是:如果指挥官是我,恐怕我做不到。
为什么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德军没有突破成功?因为希特勒的命令而突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