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运动(朝鲜语:삼일운동)又称独立万岁运动,是指1919年3月1日在日本殖民统治的朝鲜半岛爆发的民族解放运动,包括多次大规模示威游行。这项运动是由朝鲜宗教界人士组成的33名“民族代表”和年轻学生发起的。3月1日,朝鲜高宗李熙的葬礼在北京(今韩国首尔)塔洞公园举行了一次民间集会,宣读了《未独立宣言》,并要求独立进行示威和请愿活动。在日本殖民当局镇压政策的刺激下,三一运动迅速席卷朝鲜半岛。但到1919年6月,由于没有在行动纲领下组织军事行动逐渐陷入低潮,最终失败。现在韩国的“三一节”是纪念三一运动的法定节假日。
[img]676161[/img]
事件背景
1910年8月22日,日本强迫大韩帝国签署《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并设立朝鲜总督府殖民统治。日本吞并朝鲜后,其统治方式是“武断统治”,剥夺了朝鲜人民的一切政治权利和自由,对朝鲜实施了赤裸裸的经济掠夺,并倡导“内鲜一体化”(内部指日本),强制对朝鲜人实施同化政策。日本首任朝鲜总督寺内正毅一上任就公开宣称:“朝鲜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日本驻扎在朝鲜的两名教师中,警察和宪兵在朝鲜有生死的权力,成为维持殖民统治的重要力量。日本残酷的殖民统治使朝鲜人民的生活非常痛苦,朝鲜人对日本殖民当局的不满日益增加。
自从朝鲜成为日本殖民地以来,反抗日本的斗争从未停止过。在朝鲜北部与日本作战至1915年,海外流亡者也建立了抗日武装力量,包括申采浩、李东辉等人在俄罗斯海参扭提议“复仇者”是日本统治早期最具影响力的抗日团体,该组织最初致力于在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建立武术学校,培养军事人才,后来以秘密社会的形式深入朝鲜。他们抢夺日本税,枪杀亲日派,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日本殖民者的火焰。除武装抗日外,其他人试图通过外交渠道恢复国家主权。申圭植于1912年成立同济社,与中国国民党保持密切联系,而李承晚则在夏威夷成立大韩国民会,以美国为中心开展外交活动。朝鲜不断袭击日本官宪,工人罢工开始崭露头角。这些斗争虽然规模不大,但反映了朝鲜人民反抗日本、追求独立的精神。正如韩国历史学家李基白所说:“在日本帝国主义残酷的殖民统治下,民族抵抗精神不断上升,渗透到朝鲜社会的各个角落,达到了即将到来的地步。”此时此刻,适逢国际风云突变,为准备出发的朝鲜人民带来了机遇。
1917年11月,俄罗斯爆发了10月革命,对朝鲜人民追求民族独立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一开始吸引朝鲜人的不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是列宁主张击败帝国主义和民族自决理论。例如,根据列宁对正在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三一运动的活跃分子、朝鲜延禧特殊学校的学生金元璧等人说:“因为帝国主义将在这场大战中被彻底打败,世界将由民主主义治理。。。兹武等人希望赞美共和政治的日期不会太远。留日学生金范寿在演讲中说:“未来任何国家都要走俄罗斯之路。“随后,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提出了“十四点和平原则”,并提倡民族自决,这对世界各地殖民统治的弱势民族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朝鲜也不例外地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居住在海外的朝鲜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非常重视所谓的“十四点原则”和即将到来的巴黎和会。美国、俄罗斯、上海等地的朝鲜人开展各种活动,努力参加巴黎和会或请愿。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自决理论的鼓舞,朝鲜的独立愿望迅速表现为反日运动的上升,朝鲜半岛不可避免地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独立运动。
什么样的事件发生在三一运动的背景下? 三一运动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