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年宋蒙联合灭金后,南宋命运注定。第二年,蒙古可汗窝阔台在西起川陕、东至淮河下游的数千里战线上同时对南宋发动进攻,宋蒙战争全面爆发。然而,四川小镇钓鱼城(今重庆市合川区,宋代称合州)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它在城外挡住了被称为“上帝之鞭”的蒙古铁骑36年,书写了中国古代城市防战中最强大的一笔。
宋蒙之战两年后,当时整个四川地区几乎沦陷。为扭转衰落,巩固上游,1242年南宋皇帝理宗派战绩突出的余杰入蜀。
于杰入蜀后,听取冉冉、冉普兄弟的策略,以钓鱼山为中心,建立山城防御体系。报宋廷同意后,冉氏兄弟全权负责建城迁州。
[img]676681[/img]
钓鱼城建成后,分为内外城。外城建在悬崖上。城墙是用石头建造的。门上有8扇门和建筑物。它们分别被称为国家保护、始关、小东、新东、精华、惊喜、奇胜和镇西。城市面积1.9平方公里,良田数千亩,四季水源丰富。整个合州迁入钓鱼城后,军民结合,耕战结合,可攻可守,成为军事重镇。后来,于杰以此为榜样,采取了“守点不守线,联点成线”的策略,在四川省各保险场所修建了20多座山城,形成了完整的山城防御体系。钓鱼城是这个系统的核心和最强大的堡垒。1254年,合州守将王坚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到目前为止,钓鱼城已成为兵精食足的坚固堡垒。
1251年,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长子蒙哥登上大汗宝座,稳定了蒙古政局,积极策划灭宋战争。第二年,忽必烈率师平定大理,对南宋形成包围夹击的趋势。经过6年的规划,1258年秋,蒙哥率军4万分三道入蜀,加上蜀中的蒙军和从各地征兵的部队,蒙军总数大大超过4万。蒙军先后占领剑门苦竹洞、长宁山城、蓬州运山城、阆州大获城、广安大良城等,接近合州。
一些历史学家说,蒙古军队长期攻击钓鱼城是蒙古军队的骑兵,不会攻击城市战争。但事实上,这一结论是无法确定的。
蒙古军队在涪州林市建造桥梁,切断长江下游的援军,并在重庆铜锣峡夹江下建造堡垒,威胁和遏制重庆的宋军。蒙哥还派遣军队封锁城南嘉陵江,夺取城外西北山寨,并派遣军队在钓鱼山周围巡逻。
这种方法是有效的。蒙古军队曾经打破了城南的外城。然而,守城宋军可以通过自然形成的暗道骚扰蒙古军队,爬下来攻击蒙古军队,最终恢复外城。
蒙军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进攻,想用地道攻城。他们在奇胜门以北约150米处,蒙古军队开始挖掘隧道。隧道纵横交错,由主通道、支道和竖井组成。道宽约1.5米,高约1米。剖面呈倒“凸”形。这种形状不仅可以节省工作时间和人力,还可以隐藏伏击士兵。地下凹陷的部分用于排水,两侧的平台可作为士兵休息的地方。蒙古士兵在地面假攻的掩护下,进入地道蛰伏,夜深人静时,攻入奇胜门,杀死许多军民。但在王坚的组织下,守军将蒙军击退,然后用挑石回填地道,以免以后患。
[img]676682[/img]
由此可见,蒙古军队在进攻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然而,钓鱼城“三面临河流,岩岸陡峭,悬崖悬崖悬崖,易于防御和攻击”。同时,还有11座卫星城,如青居、大获、云顶和天然。这些卫星城有黑暗的道路和栈道与钓鱼城相连,使它们与钓鱼城相呼应,相互保护,形成一个壁垒森严的钓鱼城军事防御体系。在被称为“一线天空”的地方,最窄的地方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过。据说在最激烈的战斗中,蒙古军队攻击码头后,曾经靠近城墙,这里被挡住了。
@ 钓鱼城有足够的基本条件,如耕地、鱼塘和水池,以确保长期坚持。然而,最重要的是,军民团结是钓鱼城难以突破的最后一关。被围攻了几个月的钓鱼城,物资依然丰富,守军斗志昂扬。
钓鱼城久攻不下,蒙哥命令将军“议进取之计”。将军突然认为,屯兵坚城下不利,不如留下少量军队骚扰,主力沿着长江东下,与忽必烈等军事会师一举摧毁南宋。然而,从未遭受过这种挫折的蒙古军队不愿退出军队,决定继续攻击城市。
事实上,在蒙军南下之前,顾问游览进言蒙哥说:“巴蜀水则江流猛急,陆则指降山,舟船无法施利,馈继艰难,六军出此,恐怕不是万全之策。游显和蒙哥分析了巴蜀的地理特点,认为水路和陆路都不利于行走。这对军事安全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游显的分析并非没有道理。蒙古骑兵能够多次远征成功,不仅要靠单兵作战的勇敢,还要靠一整套完整的军队后勤组织。没有这一点,蒙古军队绝对无法完成一次成功的远征。
在钓鱼城之前,蒙军的弊端完全暴露出来。
蜀道本来就难行,今年又值大旱,半年无雨,王坚在蒙军攻击前早已实施了坚壁清野的战略,使蒙军陷入了极大的补给困境。
王健知道蒙古军队的困境。为了动摇蒙古军队攻击城市的决心,钓鱼城将军用投石机将30多公斤的两条新鲜鱼和数百块面饼扔进蒙古军营,并附上一封信,要求蒙古兄弟煎鱼和面饼,说城市里有足够的食物和水。再过10年,蒙古军队就不能攻击钓鱼城了。
这时已经是炎热的夏天了,军队中暑热,水土不服,疟疾霍乱流行,蒙古军队不得不撤退。蒙哥本人在军队撤退到金剑山温汤峡时去世了。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蒙古帝国第四大汗的死亡的说法。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蒙哥中箭死亡;据《元史》记载,蒙哥大汗死于疟疾;清代《古今图书集成》说,蒙哥在建造望楼窥视钓鱼城时,遇到了城内宋军炮石的轰击,伤势严重;还有一种说法是,蒙哥多次被王健打败在钓鱼城下,“羞辱,愤怒地死在军队里”。
不管怎样,蒙古攻宋因蒙哥之死而停止。为了与弟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忽必烈匆匆撤军北返,南宋王朝暂时摆脱了危险。
1271年,获得汗位的忽必烈将国号改为大元,再次对南宋发动攻击。但在山城一体化防御体系之前,蒙军的攻击都失败了。
1276年,南宋国都临安被征服,南宋王朝被迫悬浮南海。1278年,重庆也被蒙军攻破。这时,世界已经回到元朝,钓鱼城别无选择。据记载,“城市里的人都在吸烟,他们像疲惫的蛋釜鱼一样危险。他们知道自己的祸在瞬间,但他们都一起工作,没有异谋。”然而,连续两年秋季的干旱使钓鱼城及其周围的田地颗粒无收。此外,常年战争,食物耗尽,人们已经相互食用。
在这种情况下,守城主在1279年正月开城投降后,以开城投降换取忽必烈不屠城。两个月后,陆秀夫背负着宋朝最后一位皇帝跳海自杀,南宋灭亡。
为什么四川小镇钓鱼城能阻挡蒙古铁骑3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