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宗元浩成立后,在他周围建立了一个统治机构。由于夏国有汉族等民族,元浩选择宋制建立官职,同时设立党项官,两个制度并列。与此同时,也有司法官,法律逐渐出现。
西夏的政治制度受宋朝的影响很大,官方制度的设置基本上模仿了北宋。中央行政机构包括:中书省、枢密院、三司、御史台、开封府、易卫司、官方计划司、受理司、农田司、群牧司、飞龙院、研究司、文思院、西藏学、汉学等。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县,有时在特殊的政治中心和军事国防要地设立县、政府。
西夏时期的军事制度是在党的部落军事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枢密院是西夏最高的军事统治机构,设有各部门。军队由三部分组成:中央侍卫军、擒生军和地方军。
中央侍卫军包括“质子军”、皇帝卫队和京师卫队。“质子军”人数约5000人,是由豪族子弟中选拔的善于骑射手组成的守卫部队,负责保卫皇帝的安全。它被称为“皇室周围的六班直”,分为三次宿卫。
此外,皇帝亲信卫队3000人,由中国各军选出的强勇士组成。他们都是重甲骑兵,分为十队,每队300人,与皇帝作战。京城地区还驻扎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守卫部队,共2.5万人,装备精良,是中央侍卫军的主力军。西夏的精锐部队约有10万名擒生士兵。主要任务是承担攻坚和机动作战。因为在战斗中生擒敌人为奴隶而得名。西夏地方军由监军司管辖,共有50万人,主要是骑兵和步兵。西夏兵役制度是全民兵役制度,平时不脱离生产,战时参加战斗。最小单位为“抄”,每抄由三人组成,主力一人,辅主一人,负担一人。
[img]674939[/img]
西夏出兵,依然保持着几个原始的风俗制度。出兵前,各部落领导要刺血誓言。出兵前,李元浩率领各部长出去射猎,猎杀野兽,坐着吃饭,一起讨论兵事,择善而从。这其实是贵族议事制度。
党项族政权位于西凉地区,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游牧民族。它的经济来源是侵占宋朝的土地。在太祖(李继迁)期间,党项占领了宋朝的灵州(今宁夏吴忠市)、兴庆(今宁夏银川)等地,也占领了凉州(今甘肃武威)、瓜州(今甘肃安西)等地。这些地区有丰富的谷物,经常种植蔬菜、水果和谷物。党项人在这片广阔的农田里耕种,学会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西夏经济的发展。而且党项长期与汉人杂居,农业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史书说:“耕作之事,略与汉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夏成立后,景宗李元浩更加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大力建设水利工程,亲自主持了青铜峡至平罗的灌渠建设,世称“浩王渠”或“李王渠”。今后,兴庆府、灵州地区一直是党工粮食生产的主要基地。党项统治者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更加重视畜牧业的生产。国家专门设立群牧司,负责畜牧业的管理。西夏畜牧区主要分布在横山以北和河西走廊,以羊、马、驼、牛为主,以驴、骡、猪为主。随着农牧业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快速提高,西夏的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也发展迅速。西夏的手工生产,如冶炼、采盐、制盐、砖瓦、陶瓷、纺织、造纸、印刷、酿造、金银木制品等。,也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
[img]674940[/img]
西夏没有瓷器,瓷器是通过掠夺宋人获得的。宋夏庆历和议后,西夏与中国宋朝交往,学会了制瓷技术。西夏宜宗时期,西夏开始建瓷窑,开始生产自己的瓷器,发展制瓷行业。西夏制瓷中心位于塞上江南银川平原。它的瓷器不仅吸收了中原地区的优势,而且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西夏瓷器,具有淳朴等民族特色。西夏瓷器也远销海外。
西夏崇宗仁宗时期,西夏经济大幅发展。农业、商业和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四面八方的商品将聚集在兴庆,进入西夏经济的鼎盛时期。
党项族有哪些军事制度?经济状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