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neolithic),这是考古学家假设的时间段。这个时代的概念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5000多年到2000多年不等。新石器时代是指以磨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是考古学中石器时代的最后阶段。这个名字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次提出的。这个时代已经进入了地质时代的新世纪。它是在旧石器时代或中石器时代过渡后发展起来的,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
新石器时代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段的概念。新石器时代与晚期智人离开非洲并传播到世界的过程密切相关。晚期智人离开非洲后,石器的生产与早期智人有很大的不同。它不再是数百万年来从未改变过的简单切割目的,诞生了一系列生产工艺和使用目的发生巨大变化的新型石器。根据现代考古发现,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古人已经进入了文明。考古出土的陶器、青铜、铁、玉器、碳化纺织碎片、水稻硅质体等文物表明,数千年前,冶炼铸造技术、农业、陶器制造、纺织等相当发达。青铜和铁器是金属制品,几千年来遗存较少;陶器和玉器可以长期存放,出土的遗存较多。
一些学者特别强调农业起源的意义,认为它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或者是新石器时代革命的主要内容。在这个时代,世界各地的发展道路十分不同。有些地方在农业生产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陶器,因此被称为前陶器新石器时代或无陶器新石器时代;有些地方出现在1万多年前,但没有农业的痕迹,甚至磨石器也非常不发达。并非三个特征齐全才能称之为新石器时代。
我国具有代表性的考古文化遗存: 河姆渡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草鞋山遗址、龙山文化遗址等。
两极世界理论分析指出,在新石器时代,农业发明使土地竞争取代自然威胁成为人类进化的主要驱动力,进一步推动人类社会组织通过一系列过渡形式,如“服役婚姻”、“产权制度”等。
由于新石器时代的情况非常不一致,没有统一的分期付款标准。有些地方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有些地方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有些人在晚期出现少量铜器,但不会有意识地制造青铜合金,列出铜石时代作为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的过渡时期;有些人把这个阶段纳入新石器时代的后期。
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假定的时间段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