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发达文明。它是一种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独特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玉石工艺。
红山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色和内涵。随后,在邻近地区发现了与赤峰红山遗址相似或具有相同文化特征的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辽宁西部地区已发现并确定了属于这一文化体系的遗址,近千处。它具有丰富的内涵,拥有大量生动独特的玉石,以猪、龟、鸟、蝉、鱼等动物形象。考古学家在赤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发现了红山文化的大型玉龙,因为这些玉器在20世纪70年代被识别出来。
红山文化碧玉龙于1971年在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出土,因此被誉为“中华玉龙之乡”。
红山,
意思是“红山”,位于赤峰市东北郊的英金河畔。传说赤峰的红山,原名“九女山”。古时候有九个仙女犯了天规,西王母大怒,九个仙女惊慌失措,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胭脂洒在英金河畔,于是出现了九座红山。
蒙元时代,蒙古人称之为乌兰哈达,汉语翻译为“红山”。@ 后来被称为“红山”。
公元20世纪初,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喀喇沁蒙古王公聘请了一位名叫鸟居龙藏的日本学者进行讲座。据日本人回忆,他越过辽上京(今巴林左旗)来到红山,在附近的地面上发现了一些陶器。
1919年,一个名叫桑志华的法国人来了。他来到热河省林西县,什么也没回来。另一个名叫德日金的法国人在红山地区发现了一些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细石器。
1930年冬天,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永来自通辽。他出生在澳门,从美国学习回国,开始学习考古学。在收集了一些鸟居龙藏的信息后,他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的考古小组,去了林西、沙拉海和锅撑子山。他只发现了一些陶器,然后回到了北京。
日本帝国主义于1933年占领了热河省省会承德。随后,一批所谓的日本考古工作组来到满蒙考察团。东京大学校长是一个叫滨田的人。他们来的动机是:要征服中国,必须先征服满蒙。我想在热河北部蒙族地区找出不属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证据。结果。只在红山30多处遗址发现了一些陶器碎片和几件青铜器,都属于中国历史文物,让日寇浪费了心机。
解放后,梁思永先生是中国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考古学家尹达先生出版了《中国新石器文化》一书。尹达先生认为,红山文化是北方细石器文化与仰韶文化的结合。两位学者讨论了东北的文化现象,这是长城南北接触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并提出将其命名为“红山文化”。
[img]675079[/img]
1971年5月,辽宁省昭乌达盟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在北山植树时,意外挖掘出一条大型碧玉雕龙。从那时起,人们开始意识到中国玉雕艺术的来源可能在红山文化时代的西辽河流域。不久之后,在敖汉旗古鲁板蒿、克什克腾旗好鲁库石板山、阜新胡头沟等红山文物中发现了几批玉龙、大勾云佩等红山文化玉器。
1979年5月,考古学家在辽宁省凌源市三官甸子城子山找到了具有科学地层基础的红山文化玉器墓葬,使红山文化确实有玉器。历史学教授雷广珍发现,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的黄帝图腾(熊、龙、龟、云、鸟等)对应着红山文化玉器。).这些图腾玉反映了红山祖先5500年前的生产、生活、生育和生命状况,而玉龙和玉凤是红山最受尊敬的玉。在国际论坛上发表牛河梁红山玉文化后,雷广珍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关注。
雷广珍说,根据古代文献记载,黄帝主要有五种图腾:一种是熊。
[img]675080[/img]
史记说:“黄帝有熊。班固编的《白虎通义》也说:“黄帝有天下,号称有熊。“在朝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不仅出土了泥塑熊下颚和熊掌残体,还出土了双熊头三孔玉;二是龙。史记说“轩辕,黄龙体”。闻一多先生认为,上古姬通女又通思,而三是大蛇,又称龙,被黄帝部落视为图腾。红山文化蛇形龙玉,从兴隆洼、查海遗址的玉君,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遗址的玉龙,形成了一系列;三是龟。《国语》说“我姬氏来自天桥”。郭沫若先生认为黄帝的图腾是天桥,即乌龟。神龟玉器和玉龟壳多次出土于牛河梁遗址。四是云。勾云形玉器的红山文化,部分形状可能与云有关。五是鸟。据《国语》记载,黄帝之子十二姓中有“人面鸟身者”,可以以鸟为图腾。玉鸟出土于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墓葬中。
在中国著名的新石器时代史前文化中,只有红山文化(主要是玉器)与黄帝有如此多的契合。这种契合的真正含义是什么?雷广珍认为,红山文化图腾玉反映了红山祖先的“四生”生产、生活、生育和生命。可以说,红山文化的每一件玉都是“四生”的体现。哪一个是社会共同崇拜的黄帝多图腾,从而成为共同的图腾?从文献上看,一是龙,二是凤。玉器出土的实物也是如此:以蛇为原型的龙,以猫头鹰为原型的凤,形成玉龙、玉凤系列。可以推断,龙和凤是黄帝部落的最高图腾,玉龙玉凤是红山最受尊敬的玉器。
红山文化是如何被发现的?发掘过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