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辛文化是黄河下游较早的原始社会文化遗址。兖州、曲阜、泰安、平阴、长清、济南、章丘、邹平、汶上、张店、青州、莒县、临沭、兰陵、滕州等地都发现了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遗迹。
由于江苏省淮安市最早的青莲岗,考古界曾将其命名为青莲岗文化。后来,该文化被重新命名为北辛文化,因为它是滕州市官桥镇北辛遗址最典型的文化。
山东滕州北辛、兖州王因、泰安大汶口、江苏邳县大墩子、连云港二涧村、淮安青莲岗等主要遗址。碳14 公元前测定这种文化的时代 5400年至前
4400 年间,后来发展成大汶口文化。
北辛文化命名于北辛遗址,北辛遗址命名于官桥镇北辛村,北辛村位于薛河故道南岸。薛河是古薛的母亲河,孕育了北辛文化和东方最早的农耕文明。
196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薛河两岸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北辛遗址。1978年冬季和1979年春季,中央考古队和滕县博物馆联合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挖掘,清理了一批灰坑、窖穴和墓葬。挖掘面积约2600平方米,出土了2000多件石器、陶器、骨器、蛤蜊等文物。碳14测定为7300年前~6300年左右,属于山东省新石器时代最早的时期,也是母系氏族社会最繁荣的时期,比大汶口文化早一千多年。
[img]675061[/img]
由于北辛遗址具有独特的文化面貌,代表了一定的历史时期,被命名为“北辛文化”,1982年正式公布并编入国家教科书;1992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指定为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辛文化:黄河下游原始社会早期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