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武则天不顾狄仁杰的反对,坚持收复安西四镇?

转眼间,武则天成为皇帝已经好几年了。从过去的窗帘到现在的宫殿,她占据了前辈和后人的风景。命运似乎特别喜欢她。几项成就使她成为皇帝,理直气壮,闪闪发光,也使她跪着敲门的男人无话可说。

[img]673401[/img]

然而,在政治上,武则天并不精通一切。她解决了人才问题、人口问题和官僚组织问题,但她一直为外战和外交感到头疼。国家拥有广阔的土地是一件好事,但这也意味着巨大的国防费用。东南、西北的外敌被包围着,必须由重兵守卫,这需要钱。过去,为了提高国力,武则天提出了过息兵政策,让人们集中精力耕耘,首先解决饮食和财政问题。

虽然息兵政策带来了国库的丰富,但也给了外敌不断扩张地盘、威胁边境的机会。而且防务费用总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因此,武则命运娄师德、狄仁杰等人到边疆“营田”,既稳定了那里的统治,又节约了开支。幸运的是,吐蕃和突厥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内讧。他们互相约束,互相竞争,这给了大唐喘气和休息的机会。为了避免战争,许多西域少数民族纷纷迁往唐朝,增加了唐朝人口和边境的稳定性。

[img]673402[/img]

在此期间,武则天最重要的收获是安西四镇的恢复。

大唐安西四镇的历史,要追溯到贞观年间。当时,经过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大唐国力大振,李世民开始命令他的名将东征西讨。唐贞观十四年(640),唐军灭高昌,并在交河城设立了一个管理西域事务的机构。该机构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方便唐朝监测西域国家的趋势,而且是为了确保唐朝商人在西域道路上的交流,及时维护他们的利益;不断宣传唐朝的国家威望,对西域国家发挥威慑作用。八年后,最初的机构扩大,大唐在龟兹、雁栖、于和、疏勒建造堡垒,设立由安西都护管理的军镇,历史上被称为“安西四镇”。

安西四镇成立后,发挥了几年的作用。然而,自从吐蕃不仅侵入边境以来,安西四镇受到了严重威胁,朝廷只能下令几次废弃。毕竟大唐不想失去这些西域重镇,总是试图收回安西四镇的控制权。与吐蕃对战,大唐赢得了更少的胜利和更多的失败。唐高宗末年,大唐已经完全失去了安西四镇,大臣们不再对夺回这片重要土地抱有希望。

武则天一直在想这件事。她意识到这个地方是从大唐到西域的门户。来自遥远国家的商人和使者需要通过这条路进入大唐,带来异国情调的珍稀物品,这让大唐的君臣们大开眼界。此外,武则天一直崇拜李世民。她相信李世民对外交的判断:安西四镇必须是防御和外交的首要任务。于是,高宗死后,她又开始努力收回安西四镇。不幸的是,当时的将军并不擅长战斗,大量军队崩溃,大唐军队伤亡惨重。

高宗死后,唐朝的情况并不容易,这次崩溃更糟,使许多朝廷大臣反对武则天继续增加西部地区的军队。反对派的代表是武则天最信任的狄仁杰。狄仁杰认为,在这个时候,唐朝的国力不应该大规模振兴军队,而应该把省下来的钱花在国内建设上。一旦这一论点得到实施,唐朝将完全放弃安西四镇。

也有人坚持要收回安西四镇,而西州都督唐休静则不断上书说明安西四镇的重要性,要求朝廷派兵收复。两派意见僵持,只能由主事人决定。武则天一直相信狄仁杰的判断。只有在这件事上,她没有听从老大臣的意见。相反,她下定决心“走自己的路”,必须夺回安西四镇。周长寿元年(692年),她派王孝杰率兵出征,再次踏上收复之路。

王孝杰原本是一位不知名的将军。他在边疆战斗了很长时间,并根据自己的军事成就一步一步地得到提升。后来,刘仁轨欣赏了他的才华,他脱颖而出。他最传奇的经历来自刘仁轨与政敌的阴谋,这为王孝杰的简历增添了一点戏剧性。

在高宗时期,刘仁轨不仅经常被李义府陷害,还有一个叫李敬玄的政敌。李敬玄是一位博览群书的读者,做文职工作,偏偏对刘仁轨不顺眼。每当刘仁轨奏事,他一定要从中阻挠,一来二去,刘仁轨对李敬玄怀恨在心。有一年,吐蕃内乱,高宗想趁机征讨。刘仁轨知道李敬玄对军事一无所知,但他想让他变丑,所以他强烈称赞李敬玄胸中的战略。李治信任刘仁轨的眼力,命李敬玄带兵出征。

李敬轩知道他上了战场,但他只是一个废物。无论如何,他不得不拒绝。然而,李志听了刘仁轨的推荐。当他看到李敬轩不服从时,他以为自己不想为国家效力。看到皇帝生气,李敬轩别无选择,只能接手任务,带兵前往边境,与工部尚书刘审礼一起攻打吐蕃。此时,作为行军副总管,王孝杰一路与刘审礼在一起。

[img]673403[/img]

刘审礼和王孝杰指挥得很好,很有信心,但没想到朝廷派来的李敬玄对行军作战一无所知。刘审礼和王孝杰陷入了一场艰苦的战斗。李敬玄手里拿着一名士兵,但他没有上前救援,而是想逃跑。结果,唐军被打败,刘审礼和王孝杰被俘。被吐蕃军追赶的李敬玄丢了盔甲和盔甲。如果他以前没有去救援,他几乎把生命送走了。

刘审礼被俘时受了重伤,很快就死了。王孝杰也会被吐蕃人处死。没想到,当吐蕃赞普看到敌人的教练时,他突然大喊大叫,亲切地放开了他的束缚,泪流满面地说着他听不懂的话。当王孝杰找到精通吐蕃语的汉人询问时,他意识到赞普说王孝杰看起来和赞普死去的父亲一样。吐蕃人相信灵魂的转世,赞普认为王孝杰一定是父亲的转世。王孝杰哭笑不得。最后,他带着赞普赠送的大量礼物安全回到了大唐。大唐君臣对他的经历感到惊讶。

武则天任命王孝杰为这次收复行动的行军总管。正是这个人既有行军能力,又有多次作战经验,深入吐蕃,了解吐蕃的内幕。果然,王孝杰不负众望,接连收复四镇,大挫吐蕃锐气。向朝廷传来捷报,君臣一片欢喜。安西四镇恢复,著名的丝绸之路再次开通。走在这条路上的使节和商人,可以把唐朝的财富和威望传播到遥远的西域。臣民们的一致赞扬是武则天最想要的。


为什么武则天不顾狄仁杰的反对,坚持收复安西四镇?为什么武则天不顾狄仁杰的反对,坚持收复安西四镇?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都改革了哪些方面?
  •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子,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