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古代诗人,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宋代诗人,无论是优雅的李清照,还是大胆的辛弃疾,都为后代留下了许多著名的杰作。辛弃疾作为大胆学校的代表,被称为“词中的龙”,苏石和苏石成为“苏辛”,李清照被称为“济南双安”。他的大部分作品主要是英雄的风格,涉及广泛的主题。
[img]674123[/img]
然而,我想说的不是辛弃疾,而是他莫逆之交刘过的一句话。刘过的词风和辛弃疾差不多,他也是。他担心国家和人民,一生诚实坦率。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虽然文学成就没有辛弃疾高,但这个词才华横溢,最后六个字更是惊艳之句。
[img]674124[/img]
唐多令-(南宋.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20年后重返南楼。柳下的船还不稳定,可以持续几天,中秋节。
黄鹤断了头,老人今天在吗?旧江山浑是新愁。想买桂花同载酒,最后不一样,少年游。
这个词的白话译文如下:枯萎的芦苇叶堆满沙洲,浅水流过冰冷的沙子。二十年后,旧地南楼重新登陆。柳树下的船还没系好,我就赶到了家乡。毕竟中秋节没几天就要到了。这栋楼已经破败不堪了,以前的老朋友今天还在吗?眼前到处都是苍凉的老江山,却又有了新的忧愁。准备在湖上买一些桂花和酒来划船,但毕竟没有少年时的意气风发。
这个词是在武昌黄湖山上写的。刘20年前登上了这座大楼,20年后又登上了大楼。想起青春的往事,难免会感慨万千。上片主要描写场景,描绘了中秋安远楼附近的场景,下片主要抒情,感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无奈。其中,“旧江山充满了新的悲伤”并不是关于安远大厦的场景,而是关于整个大宋江山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中,但诗人对此无能为力。这怎么能不增添新的悲伤呢?
[img]674125[/img]
最后,“如果你想买桂花同载酒,那就不一样了。青少年之旅”似乎是年龄的问题。事实上,这个国家仍然处于这样的境地。诗人本人没有办法报国。他有一腔热血和野心,但没有办法表现出来。如何才能安全享受“想买桂花同载酒”的潇洒?短短6个字,“终不相似,少年游”将这种无奈升华到极致,可谓言尽而意,回味无穷。
事实上,在我看来,虽然刘过的文学成就没有辛弃疾那么高,但面对国家的动荡,他和辛弃疾有着同样的悲伤。这可能就是古代读者的书生精神和性格。在这个词中,你有没有发现辛弃疾的影子?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他是辛弃疾的莫逆之交,写了一个非常悲伤美丽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