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政策始于西汉。汉高祖刘邦开始亲征匈奴。白登被包围七天七夜后,他侥幸逃脱,开启了中原和亲少数民族的历史。
到了唐朝,当然,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她不仅给西藏带来了广阔而深刻的中原文化,而且为吐蕃和唐朝换取了宝贵的和平。因此,藏族人认为文成公主是“绿色母亲”的化身,给了她崇高的地位,在寺庙里崇拜了她的雕像,永远是香。
70年后,另一位大唐公主踏上了和亲吐蕃的道路,那就是金城公主。
[img]673541[/img]
金城公主,原名李奴奴,是张怀王子李贤的孙女。公元672年,李贤被授予雍王称号。公元675年,他被授予太子称号,但与武则天的关系不和谐,为后来的浪费埋下了祸根。679年,李贤被告谋反,武则天派人在他的东宫寻找他的叛乱证据,然后将他贬为普通人,流放到巴州。一年后,李贤被迫自杀。
李奴奴的生父李守礼是李贤三个儿子中唯一一个有孩子的。后来,他继承了雍王的头衔。710年,晋封为王。由于李贤早年的案件,李守礼遭受了许多命运和痛苦。因此,即使在官运亨通的瑞宗时期,他也无意为官。他盲目地沉迷于山川、狗马和妻妾。光是孩子就有60多个。李奴奴就是他的小女儿。
李奴奴从小就离开父母,在宫里长大,被唐中宗李贤收养。与其他公主一起,接受宫廷的培训和教育。良好的环境创造了李奴奴独特的气质。此外,她外表出众,多才多艺,在众多公主中脱颖而出,非常受中宗欢迎。
自公元700年以来,唐朝和吐蕃赢得了几场战斗。到707年,吐蕃太后赤玛伦再次派使者到唐朝进贡,并向中宗求婚。于是中宗下令将李奴奴封为金城公主,并与吐蕃亲吻,嫁给吐蕃赞普赤德祖赞。此时,金城公主只有10岁。
公元709年,由吐蕃1000多人组成的豪华欢迎使团来到长安。首领是吐蕃大臣和赤玛伦的弟弟尚赞。求婚不仅规格高,而且聘礼丰厚。从皇帝到公主,每个人都有一份。
公元710年,中宗命令左晓伟将军杨矩为送婚使者,护送金城公主入藏。中宗亲自渡过渭河,将金城公主送往始平县,并在此宴请百官,反复告诉吐蕃使者,金城公主是“我的少女,从宫里长大”,说到情感,中宗不禁掩面痛哭,不情愿溢于言表。
中宗奖励了金城公主丰厚的嫁妆,“给金色成千上万,各种各样的技巧,给龟兹乐”。与此同时,他还下令将始平县改为金城县,将金城公主的地方改为凤池乡,赦免除死刑外的所有当地囚犯,减少当地人一年的税收。
这些都显示了金城公主在中宗心目中的地位。
在杨矩的带领下,送亲使团沿着文成公主进藏的路线,极其艰难地向拉萨前进。金城公主经过“九曲”时,被夕阳西下的黄河美景所吸引,停下来观望,久久不愿离开。
经过一年的跋涉,金城公主终于在公元710年底抵达拉萨,吐蕃普赞下令为金城公主修建宫城。不久之后,金城公主和年轻的吐蕃普赞赤德祖赞举行了婚礼。吐蕃举国额手相庆,欢欣鼓舞。
公元710年6月,就在金城公主还在去拉萨的路上跋涉的时候,唐朝的王位已经换了三个人。中宗死后,李重茂就位了,但他的屁股还没有在龙椅上暖和起来,就被李龙基赶下舞台,帮助父亲李丹再次登基为皇帝。
李旦上台后,接受了杨矩的建议,以“公主沐浴地”的名义将“九曲”之地割让给了吐蕃。这件事引起了朝野的轩然大波,认为“九曲”之地不仅是唐代罕见的天然丰美牧场,盛产好马,也是西北边境的重要场所,也是唐代抵御吐蕃的重要门户。然而,李旦坚持走自己的路,最终导致吐蕃轻松拿到了打开中原大门的钥匙。
金城公主入藏后,唐吐蕃的关系一度缓和,但战争并没有停止。自714年以来,大唐和吐蕃断断续续地进行了几场战争。多亏了金城公主的全力调解,唐番之间没有大规模的冲突,总是游离于和。
直到公元733年,大唐和吐蕃在青海日月山划定了边界,并签订了互不侵扰的盟约。
公元740年,金城公主在吐蕃病逝。李隆基得信后,为她举行了哀悼仪式,并罢朝了三天。
虽然金城公主和亲吐蕃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唐与土蕃的矛盾,但也为中原文化的传播和短暂的和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她是章怀的孙女,被送去和亲,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