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宋,蒙古军队在1234年完全灭亡,然后蒙古军队在1235年开始灭亡,但40多年后,蒙古军队无法动摇南宋。但为什么南宋在1279年突然灭亡呢?这主要是叛徒的叛乱。
[img]672974[/img]
这个汉奸是刘整,一个标准的汉人,出生在当时金国的河南。后来金国灭亡,刘整投降南宋,成为南宋将军。刘整的战斗非常勇敢,有“赛存孝”的美誉,也就是说,他的勇敢程度超过了猛将李存孝。刘整当时只带了20个人打下了重镇信阳,俘虏了信阳的守将。他的威力不亚于项羽300人赢得城市的能力。
[img]672975[/img]
后来蒙古不断攻打四川,四川吃紧了,于是刘整被派到四川,在四川多次取得成功,成为当时南宋最勇敢的将军。可以说他在南宋一时死不了。但刘整虽然有才华,有能力,很勇敢,在当时南宋昏暗的统治下,无法重用,反而被排除在外。一方面,当时南宋对北方逃来的“归人”并不放心,认为他们毕竟是卖国贼的金国人;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刘整的能力太强,让很多将军羡慕不已。
有一次,刘整去帮助嘉定守将余兴抵抗蒙古军队的进攻,但余兴看不起刘整。他不仅没有按照惯例欢迎奖励,而且还说了很多话。因此,刘整一怒之下,只能打余兴的手下。因此,余兴走上了打击刘整报复的道路。一方面,刘整为他隐瞒并惩罚他做出了贡献。最后,刘整的粮草被直接扣留,使其无法生存。
这时,刘整觉得,如果他继续这样下去,他的生命可能会失去保障。因此,他很快率领“泸州十五县、三十万户、都城百万以上”投降元朝。刘整的叛乱直接挖掘了南宋灭亡的坟墓。刘整在南宋打了很长一段时间,知道南宋的弱点和蒙古军队的错误。因此,他向忽必烈提出了两个建议,直接摧毁了大宋。
第一,蒙古大军以前总是执行先打四川,在西南包抄南宋的战略。然而,经过几十年的战斗,我总是在钓鱼城(现在重庆)摔倒。蒙哥汗流浃背,死在钓鱼城。然而,一根筋的蒙古人后来实施了这一战略,这一战略总是徒劳的。刘整指出,这一策略是错误的。当时南宋的咽喉在襄阳。南宋第一城襄阳获胜后,南宋首都临安难以独立生存。因此,最大的战略是先去襄阳,再去临安。
第二,南宋当时拥有最先进的水军部队,主要堡垒基本围绕长江。因此,没有水军,单靠铁骑很难取胜。@ 刘整建议忽必烈训练水军,并亲自担任水军训练工作。听了这话,忽必烈觉得很对。他立即按照刘整的计划行事。不久,襄阳坠落,南宋迅速灭亡。
宋朝抵抗蒙古军队40多年,为什么突然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