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是中国宋代割据西南的强大少数民族政权。他是唐代西南霸主南诏的继承者。但南诏和大理虽然一脉相承,但南诏和大理有一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大理比南诏安分得多。唐朝时期,南诏多次入侵大唐边境,成为大唐心腹大患。唐朝的灭亡与多次征服南诏有很大关系。但是大理和宋朝不一样,两国关系很好,长期相安无事,战争少之又少,堪称“和平典范”。许多人不禁想知道,南诏多次入侵唐朝,为什么大理和宋朝一直和平?
[img]672546[/img]
从大理的角度来看,虽然大理和南诏是彝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但大理的汉化程度远高于南诏,佛教在中国很受欢迎。大理更文明、更温和,不像南诏那么好。当然,大理也知道自己不是宋朝的对手,知道双方在战争中根本占不了便宜。当年的南诏就是一个例子,选择了和宋朝讲和。为了与宋朝建立良好的关系,大理不禁保持安全,甚至主动派使进贡,得到了宋朝的高度认可,使两国关系继续升温。
[img]672547[/img]
从宋朝的角度来看,宋朝吸取了唐朝灭亡的教训,不愿重蹈唐朝的覆辙,不再激怒大理。宋太祖南征灭蜀后,拒绝了臣子攻下大理国的建议,用玉斧将大渡河划定为大理与宋朝的边界,称“除此之外,我也有”。事实上,当时宋朝并不容易。大宋周边有许多强国,尤其是辽国。党项人不断捣乱,使宋朝厌倦了应对,根本无法征服大理。事实上,就宋军的实力而言,他可能无法赢得大理。也许他会被大理推倒。最好和大理保持友好关系。
[img]672548[/img]
@ 虽然大理和宋朝是邻国,但实际上两国并没有完全接壤。与大理接壤的宋境多为羁绊的州县,有的地方势力连羁绊都说不出来,大多处于独立半独立的状态。由于这些地方势力的存在,两国之间出现了相对松散的缓冲带,大大降低了两国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两国边境之间出现了非常微妙的平衡,这也是两国很少发生战争的重要原因。
[img]672549[/img]
当然,宋朝与大理保持友好关系是双赢的关系。与大理的友谊不仅使宋朝失去了强大的敌人,而且还从大理获得了马匹和其他战略材料,并从双方的贸易中获得了巨大的利润。而且大理也不吃亏,既保持了国家的长期和平与稳定,又通过贸易获得了宋代的茶叶、丝绸等物资,极大地促进了大理的发展。因此,两国关系进入了良性循环,成为当时的“和平典范”。
唐朝时,南诏多次入侵唐朝边境。为什么到了宋朝,大理和宋朝可以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