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唐武宗灭佛:唐武宗发起的大规模佛寺拆迁和强迫僧尼还俗的毁佛运动

唐武宗灭佛,是唐武宗在会昌年间,由唐武宗发起的大规模拆毁佛寺、强迫僧尼还俗的毁佛运动。

唐末,由于佛教寺庙的土地没有纳税,僧侣们免除了服役,佛教寺庙的经济过度扩张损害了国库收入,与普通地主也存在矛盾。唐武宗崇信道教,深恶佛教。会昌年间,由于对泽鹿的攻击,财政急需。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励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会昌两年(842年)开始逐步毁佛,会昌五年(845年)达到高潮,会昌六年(846年)武宗死后终止。在破坏佛陀的同时,景教和琐罗巴也受到了影响。然而,由于当时上藩镇的分离,唐中央的命令无法完全执行。例如,河北省三个城镇没有执行;在一些地方,命令执行不力,佛陀的破坏规模因地而异。佛教徒称这次毁佛运动为“会昌法难”。继位后,宣宗重拾佛教,修复佛寺。

会昌二年(842年),10月9日,武宗颁布智书,要求有异行、不守纪律的僧尼还俗。“世界上所有的僧尼都解烧练、咒术、禁气、背军、身上的棍子、鸟文、杂文、曾经卖淫养妻、不守纪律的行者,还庸俗。如果僧尼有钱,有谷斗、田地、庄园,收纳员。如果你珍惜钱,请愿还庸俗,任勒还庸俗,充满两税兵役。”

此后,又颁布了一项法令,要求限制僧尼所存奴仆的数量,并强调奴仆不得削发剃须,以避免婊子阶级人口的流失。

会昌三年(843年)正月十八日,北京“左街共有1232名僧尼,右街共有2259名僧尼。”

[img]670900[/img]

会昌3年6月11日(或12日),武宗生日,按照惯例召佛道入宫讨论,但只给道士紫衣,不允许僧人紫衣。当时王子詹事韦宗卿写的《涅盘经疏》二十卷,《大圆伊字镜略》二十卷,被武宗下令焚烧。法令中说:“(韦宗卿)列崇班,合遵儒业,溺于邪说,是扇妖风。······非圣之言,尚宜禁斥,外教,安可流传。”

会昌三年九月,昭义镇将反叛,朝廷发兵攻击。与此同时,昭义在北京留下后院被逮捕。他走开了,传闻他已经剃光了头。两条街的功德使然后搜查城市中的僧人,演变成对公案无名僧、近住僧、新包头僧的清洁活动。

会昌四年(844年)三月,禁止供奉佛牙。五台山、泗州普光王寺、终南山五台、凤翔府法门寺等藏有佛指节的寺庙,禁止供游。进而打击佛教宗教圣地,造成灵境绝人、无人送供的局面。

武宗四年生日,会昌不再请僧人入宫。

圆仁记载,“功德使贴诸寺,准智不允许僧尼街行钟,向别寺宿经一夜,科违法。以前下午不允许出寺,现在不允许出钟。”政府不仅干扰了寺庙的日常活动,还打算阻止寺庙之间的人员流动和联系。

会昌四年七月或闰七月,天下山房兰若、普通佛堂、义井村邑等不满200间,不进寺庙的,其僧尼等都是尽勒还俗。京城坊有300多座佛堂,以及佛像和经典建筑。所有道路、天下佛堂、尊盛石楼、僧墓塔等。都被拆除了。

[img]670901[/img]

会昌四年十月,智令拆天下小寺,经佛搬进大寺,钟送道士观。被拆寺不依戒行的僧尼,年少有戒行的僧尼,尽令还俗,递归本贯。僧尼,许配大寺,京城拆毁了33座小寺。这项法令的目的尤为明显。年轻和庸俗的目的是与寺庙争夺劳动力。至于老许配大寺,是为了避免遣返老僧后增加当地压力,将老僧的供养压力转移到大寺。

会昌五年三月,天下寺庙被禁止建庄园,所有寺庙及其僧尼、奴隶、财产被调查检查。

会昌五年四月,规定西京长安只能保留4座寺庙,每座寺庙保留10名僧侣,东京洛阳保留2座寺庙。其他节度使34个州保留1座寺庙,其他刺史所在州不得保留寺庙。所有其他寺庙都被摧毁了,僧侣和尼西兰也很粗俗。所有废寺铜铸佛像和钟钟都卖熔铸钱,铁铸交给本州作为农具。

此外,还下令“外国(僧)等。,如果没有伺候部牒,也会下令还俗,递给本国人。”

[img]670902[/img]

会昌五年五月十四日,日本僧侣圆仁假装还庸俗,离开长安,在前往海岸的路上,留下了关于各地佛教毁灭的详细笔记。

5年8月,会昌统计了毁佛的规模。“世界上有4600多座寺庙被拆除,26500名僧尼被收费为两个税户;拆迁招聘和兰若4万多所寺庙,数千万顷的石膏被收获,15万名奴隶被收获为两个税户。”。

会昌六年后,武宗崩溃,佛教毁灭停止,宣宗继位后再次鼓励佛教发展。


唐武宗灭佛:唐武宗发起的大规模佛寺拆迁和强迫僧尼还俗的毁佛运动唐武宗灭佛:唐武宗发起的大规模拆毁佛寺和强迫僧尼还俗的毁佛运动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都改革了哪些方面?
  •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子,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