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唐武宗灭佛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

佛教在唐代的繁荣

唐代佛教建立了各种宗派 ,完成了各自的制度 ,并向国外发展,中国成为佛教的世界中心;佛教成为当时中国封建社会思想领域的一个三足鼎立的支柱
;寺庙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佛教在唐代蓬勃发展。

佛教在唐代可以繁荣发展 ,主要因素是唐朝统治阶级的支持和支持 。唐代统治者的佛教政策在佛教日益繁荣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纵观唐朝,除了唐武宗拒绝佛教的态度外,还有21位皇帝 ,除了积极的毁释,大多数皇帝仍然尊重和支持佛教。即使是为了巩固社会统治
,虽然有些皇帝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佛教 ,但基本上还是把握得很好 ,政策变化没有大起大落的政策变化 ,形式上还是以笼络利用为主
。可以说,唐朝皇帝普遍执行稳定的宗教政策 。

唐初,唐太宗和武则天主要是重视佛教的皇帝。 特别是在武则天,佛教的发展 达到鼎盛, 寺院林立, 僧尼众多 ,佛教典籍非常丰富
。佛教的发展在会昌毁释前变得越来越完整 ,最突出的一点是,华严、律、禅宗等佛教宗派已经建立。各宗派在组织结构和理论上都非常成熟和完善 。

[img]670897[/img]

唐寺经济扩张

和尚尼在唐代均田制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唐六典》规定,“凡道士给田30亩,女冠20亩;和尚尼一样。”和尚尼不仅可以从国家获得土地,还可以获得不纳税的特权。这项宗教保护政策在唐代逐渐演变为寺庙经济扩张的基础。

唐朝皇帝多次奖励寺庙的土地,这是寺庙经济发展的资本之一。例如,在显庆元年(656年),唐高宗下令在长安修建西明寺
,寺庙建成后,又“给田园百倾,净人百房,车50辆,丝布2000匹”;至德二年(
757年),唐玄宗避乱于益州,给了大圣慈寺1000亩的田地。除了皇帝的直接奖励外,贵族和当地豪民还大规模向寺庙捐赠财产,这些都构成了寺庙的永久居住地。通过对永久居住地的管理和持续的土地合并,中唐前的一些寺庙拥有相当大的房地产,因此人们惊呼:“京畿良田美利多归僧庙。天台山国清寺有寺庙和庄田
12顷;淄州长白山醴泉寺,庄园 15所;陇州大象寺
,田庄7栋,土地53顷。后期寺院土地太多,僧尼无法耕种,会雇佣租户耕种,大量劳动力隶属于寺院经济。

除了土地管理,寺庙还发展了许多发展经济的道路。在此期间,寺院甚至发展了完善的金融体系,包括质举、借贷等。一些寺院甚至以末法时代即将到来的名义,利用信徒对末日的恐惧来赚钱。、武则天时期以来,唐代寺院成立了“悲田养病坊”,负责悲田的负责
、三院治病施药 ,开元二十二年唐玄宗 (734年)下诏,将京城所有贫儿收容于各寺院病坊。 。
而这些慈善设施在后期也成为了寺庙收费的商业工具。此外,举办寺庙的方法也是获得收入的渠道。

[img]670898[/img]

由于寺庙经济不包括在国家税收制度中,寺庙经济的扩张与世俗经济发生了冲突。寺庙里藏着大量的人,以避免纳税。特别是中唐以后均田制实际崩溃后,建中元年(780年)实施两项税法以来,寺庙占用了大量土地,但没有缴纳税款。此外,大量使用货币增加了对铜资源的需求,而寺庙铸钟铸佛消耗了相当一部分铜资源。佛寺的建设使唐代经济难以维持,中唐后不断走下坡路。

唐代崇道政策

道教是中国当地的宗教。唐朝成立后,皇帝姓李,道教尊敬的老子也姓李。为了利用神权来提高皇室的地位,统治者认为他是老子的后代,并尊重道教。高宗时,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还亲自为《道德经》作注,让人学习。尊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德经》,庄子的作品是《南华经》,庚桑子的作品是《洞灵经》,列子的作品是《冲虚经》,在科举中增加了老、庄、文、列四子科。佛教和道教在唐代不断发展壮大,两大宗教必然会产生摩擦。自唐初以来,佛道一直在争锋相对,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
佛教和道教之间发生了大规模的争论,这也涉及到大量的大臣和贵族。在安史的混乱中,这两个宗教都受到了打击。经过一个世纪的恢复,这两个宗教之间的矛盾达到了另一个高峰。

[img]670899[/img]

虽然唐朝实施了崇道政策,但在民间和地方,佛教依靠自己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汉代以来积累的信徒基础,仍然非常强大。在中唐之前,佛教寺庙多次抢占道观资产,甚至直接占领道观。佛教和道教之间的摩擦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在崇道政策下仍处于弱势地位的道教一直在等待打压佛教的机会。


唐武宗灭佛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唐武宗灭佛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都改革了哪些方面?
  •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子,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