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黄巢起义并没有摧毁唐朝,而是间接帮助另一个人不费吹灰之力登上了皇位

唐代诗人秦涛玉有一首诗叫“恨年年压金线,为别人做婚纱。”用这首诗来形容黄巢真的很合适。虽然黄巢起义失败了,但它也伤害了李唐朝的活力。他努力南北战争,但没有摧毁唐朝,而另一个人毫不费力地登上了皇帝的位置,这无疑是为了为别人做婚纱。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让我们回到黄巢生活的时代,看看黄巢为什么起义,他为什么失败。

图1 曹州冤句人黄巢(820-884年)

经过安史之乱,唐朝勉强维持了100多年的历史,但早已活了下来。虽然中间经历了几次改革,但由于宦官和藩镇的阻挠,他们都一一流产,这注定了唐朝从此崩溃。到了唐熙宗,局势更恶,君不君,臣不臣,老百姓流离失所,可谓“白骨露在野,千里无鸡鸣”。据《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关内大饥,人相食”,局势如此混乱,简直就是人间地狱。《旧唐书·西宗本纪》还说:“京师吃尽,贼吃树皮,以金玉买人于行营之师,人数百万。山谷避乱百姓,多为诸军之所执卖。连军队也开始了买卖人肉的“生意”,老百姓可以说是没有活路了。

而朝廷呢?朝廷三令五申,说现在灾难纷起,老百姓苦苦挣扎,一定要爱人如子,不能强加税。“本来是平人,被饥荒驱之为盗,情不愿为”。朝廷也理解人民的困难,所以下达的圣旨是合理的。但是谁听呢?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再好的政令一旦到了基层也会改变。官员管百姓死活,该盘剥,该贪污,反而变本加厉。

[img]669113[/img]

图2 李儇(862年―888年),即唐熙宗

面对如此恶劣的形势,唐当时只有十二岁,根本不省人事,只是贪玩。此时如果有人出来可以“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倒”,情况可能会有转机。但“国无良相,军无良将”,这就注定了大唐气数将尽。灾荒不断,赋税沉重,老百姓不得不冒险,落草为寇。正如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所说:“以唐民为必死而揭竿起也”。当时,韩秀升造反,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被俘,问他为什么要反抗?他说:“天下无复公道,纽解纲绝。今日反者,难道不是秀升!”

正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蝗灾变得更加严重。从东到西,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有颗粒。根据《资治通鉴记载》,京兆尹上演:“蝗虫不吃作物就死在荆棘里。”宰相听到这个消息后互相庆祝,说明这些大臣腐朽到什么程度!

[img]669114[/img]

图3 唐末藩镇图

面对这种情况,朝廷根本无法指望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那么,我该怎么办呢?

这时轮到黄巢出场了。黄巢以贩私盐为生,善骑射,喜任侠,屡举进士不第。做的是杀头生意,多次在孙山出名,对朝廷早已不满,于是揭竿而起。因为老百姓没有活路,一下子就有几千人跟着黄巢,为了找到活路。与安禄山不同,黄巢没有强大的力量,也没有长期的雄心壮志。他只是希望朝廷能封住自己的节度,找到出路。但朝廷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一口回绝,就这样双方僵持了十年。

黄巢只能像流寇一样四处奔波,因为没有既定的目标和远大的志向。只能像旋风一样扫荡唐朝,根本不构成致命一击。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感慨道:“如果是黄巢,就会被广州放弃,被湖湘放弃,被江淮放弃。A、蔡、卞无尺为其土,无人为其人,无粒粟为其馈。靠爪牙的朱文和尚让,都不是素所统治,都是群盗,偶尔推崇。虽然唐朝腐朽,但黄巢的实力根本不足以推翻它。

[img]669115[/img]

图4 黄巢起义示意图

你可能会想,为什么黄巢这么弱。我们读过他的诗吗?充满豪情壮志,怎么会这么不堪一击呢?但历史总是经不起细推,我们所熟知的黄巢关于咏菊花的诗有两首,即《题菊花》和《不后赋菊》。这两首诗在《全唐诗》中都很常见,后人普遍认为是黄巢写的。据宋人张端义《贵耳集》记载:“黄巢五岁侍翁父为菊花联句,翁思为至,巢信口应以“堪与百花为首”云云云。巢之父怪,欲击之,翁乃令巢又给了一篇试之文,巢便用“沙沙西风满院栽”一篇应之文。当时黄巢只有五岁(虚岁),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能写出这样的诗总是令人难以置信。

而赵与时的《宾退录》引黄巢的《记得草上飞》《自题像》,也是后人肢解元祯的《智度师二》。@ 一个五岁的孩子能写出这样的诗是值得怀疑的。如果黄巢真的是天才儿童,为什么要反复尝试?即使朝廷腐朽,考试环节也存在问题。那么,在后来的起义中,为什么不像小时候那样野心勃勃,却像流寇一样到处乱跑呢?

中和两年(884),黄巢去世。关于他的死,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谣言,要么被斩首,要么自杀。有人干脆说他没死,出家当僧。

[img]669116[/img]

图5 后梁周围的情况

虽然黄巢起义轰轰烈烈,但最终还是失败了。王夫之感慨地说:“死汉者黄巾,黄巾不能有汉;死隋者群盗,群盗不能有隋;死唐者黄巢,黄巢不能有唐。“是的,这些都是为别人做婚纱的人。黄巾起义虽然繁荣了一段时间,但却动摇了东汉的基础,造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群盗反隋,如瓦岗人,虽然盛极一时,但天下最终还是归李唐。那黄巢反唐呢?他到底是为谁做婚纱的?

如果我们知道唐朝灭亡后谁成了皇帝,那么他就是一个从渔民那里受益的人。唐朝灭亡后,后梁随之而来。它的建立者是朱文,也就是说,黄巢为朱文做了婚纱。你为什么这么说?

@ 虽然黄巢起义失败了,唐朝也没有灭亡,但毕竟也是精力充沛的伤害。@ 朱文当初是黄巢的下属。当黄巢进入长安时,他觉得自己的未来渺茫,毅然抛弃了黄巢,投降了唐朝。朱文降唐后,朝廷给了他一个“全忠”的名字,他反对黄巢,但他非常聪明,总是故意保留自己的力量。

图6 朱温(852-912年)

唐昭宗死后,即位的是唐昭宗,尽管他很想振作起来,有所作为。但命运掌握在朱温手中,可以说是无能为力。朱温强迫他迁都洛阳,希望昭宗禅位给他,但又不想背上杀主的恶名。虽然昭宗心里明白,却没有这个意思,总觉得人心向唐,天下还是李唐。后来,朱温的手下杀了昭宗。李唐至此灭亡,朱温也称帝,自然成为后梁太祖。但后来,即位不久的朱温也被杀了,正是他的儿子朱友贵杀了他。

还是那句话,“讨厌年年压金线,为别人做婚纱。”黄巢一生都在反唐,却没有成功,反而身居异地。政治投机者朱文先反唐,然后降唐。他毫不费力地赢得了世界,穿上了黄巢为他做的“婚纱”。可悲的是,这件“婚纱”很快就被儿子杀死了。


黄巢起义并没有摧毁唐朝,而是间接帮助另一个人不费吹灰之力登上了皇位黄巢起义并没有摧毁唐朝,而是间接帮助另一个人不费吹灰之力登上了皇位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都改革了哪些方面?
  •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子,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