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古代元宵节的习俗不是[张灯],而是[点火]

人生有很多痛苦,最痛苦的是人活着,但是钱没了,然后第二痛苦的是节日还在,但是假期没了。

是的,我说的是元宵节。

说到元宵节,除了吃饭,最重要的是看灯光。灯光已经成为元宵节的象征,甚至延伸了“只允许国家官员放火,不允许人们点灯”的典故。元宵节最常见的三种起源,如汉武帝祭祀太一、汉明帝燃灯表佛、道教三元论等,也从灯光的角度解释了元宵节的起源。

但事实上,张灯的习俗起得很晚。正如台湾民俗学家王秋桂在《元宵节补品》一文中所说,“各种灯笼当然是元宵节的主要特色 ,
然而,在这个节日的发展史上,灯直到隋朝才出现 , 是晚出的节目内容之一 , 要到唐以后才叫元宵的标志 。 ”

在开灯之前,点火是元宵节的真正习俗。

1.最初是火

隋文帝开皇十七年,一位名叫刘宇的皇家历史上写了一篇反三俗的奏章。他告诉皇帝,近年来,每年正月十五,人们都知道整天玩耍,要么叫朋友四处游荡,要么聚集在一起玩耍和赌博。他不仅白白铺张浪费,而且整个男人和女人混杂在一起,羞辱了温柔。因此,他要求皇帝下令禁止一切不文明行为。

这是目前可以看到的,对正月十五节最详细的描述。其中,刘宇提到人们的节日习俗是“火炬照地”,即当时人们的节日是点火而不是开灯。

事实上,直到清朝民国时期,火还是很多地方元宵节的特色。

例如,清人的作品《锡金识小录》提到,乾隆十七年的当地节日习俗是:15日元宵节,松木夜间断裂为工资,架然简单的门左,佐以鞭炮银花、日火炉、盖古混盆 意。

民国十九年《永和县志》提到:十五日元宵节,张灯放花,院子里放火,叫“打夜火”。还有许多类似的习俗。

@ 关于元宵节起源的民间传说,也可以提供相应的证据。

[img]669102[/img]

湖南临湘有一个故事,说天鹅在古代来到世界后被猎人射中受伤,玉帝很生气,所以他计划派天兵在正月十五放火,烧死所有的人和动物,为天鹅报仇。一个仙女姐姐同情人类,所以她私下告诉人们。

为了逃避灾难,人们在正月十五放烟花,挂红灯,假装大地着火。玉帝被骗了,不再派天兵放火。从那以后,每年到这一天,人们都会开灯放烟花。元宵节就是这样形成的。

其他地方也有东方朔助宫女说。虽然各地的故事不同,但有一些共同点:元宵节的目的是制造人类着火的错觉。显然,火是核心元素。

简而言之,点火是元宵节张灯的起源,张灯是点火的进一步发展。然而,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变呢?

2.燃灯礼佛?2.燃灯礼佛?

在中国佛教经典中,东汉明帝被描绘为印度阿育王的中国副本。许多人熟悉夜梦金人的典故,认为正是他的大力倡导使佛教在中国扎根和流行起来。

为了提倡佛教,汉明帝命令全国在正月十五挂灯笼,敬佛,即所谓的“燃灯表佛”,形成了灯节。

以上是元宵节起源的汉明帝燃灯表佛。然而,这种说法通常被认为是后人编造的。

它的历史资料来源于宋元时期《时代广记》引用的《僧史略·汉法本传》,其中铁口直断。“西域12月30日是中国正月之望,被称为大神农变月。汉明帝命令烧灯来表达佛法大明。”但《汉法本传》通常被认为是伪书。

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为了争夺信徒,开始撕裂,为了抓住理论高度,双方都致力于创作,在此期间出现了一系列奇怪的伪书,最著名的道教是传说中的“老胡经”,“汉法”是佛教编写的伪书之一。

除了燃灯表佛的故事不可信外,根据吴白先生的研究,汉明帝的夜梦金人可能是后人所附会的。佛教最早传入中国可能是在西汉末年。根据《后汉书》的记载,明帝的弟弟楚王刘英是皇室中最早相信佛教的人。即使是刘英本人也不太了解佛教。他只是把释迦牟尼当作黄老的神仙来崇拜。

然而,转折点又来了。虽然人物不对,但恐怕观灯来自佛教。

3.从火到灯

佛经中随处可见燃灯表佛的说法。

佛经《莲花面经》记载,释迦牟尼死前,明确告诉弟子阿难,希望信徒死后能为自己召开七天七夜的供养会,包括“各种灯光”。另一部佛经《佛像泥环经》提到,佛涅盘后,信徒把他的舍用金罂粟盛开,放在金床上,然后“天人散华伎乐,绕城一步一步点灯,灯满十二里”。

显然,就佛教而言,释迦牟尼自己的意愿是通过燃灯来支持佛陀,这属于正统教义。根据玄奘《大唐西域记》的数据,中国正月十五日燃灯礼佛。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随着不断的动荡和胡人进入中原,佛教发展迅速,远远超过道教,成为信徒最多的宗教,上层社会迅速投入佛教的怀抱。在此基础上,许多佛教习俗逐渐被吸收和整合,成为中国当地的社会习俗,元宵节就是其中之一。

早期的元宵观灯习俗史料记载出现在杨迪皇帝时期。自称文学大师的杨迪皇帝曾写过诗《正月十五日在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诗云: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升。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凝流水,春风含夜梅。

在金地上,钟发琉璃台。

诗中提到的“法轮”、“梵语之声”显然是佛教术语,这表明在杨光看来,元宵节的习俗来自佛教。还有许多类似的诗歌,如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六首》:

“神灯佛火百轮张,雕像图形七宝装;影中如闻金口说,空中如散玉毫光。”

在这里,作者视之为元宵节的灯笼和佛火。

如果说隋朝的杨帝时期是元宵节张灯习俗的开始,那么它的定型发生在唐代。

唐瑞宗李丹时期,一位名叫僧婆陀的佛教徒向皇帝写信,要求在元宵节燃灯三天三夜。皇帝批准了这个请求。后来,玄宗即位,再次下令,在14、15、163天内点燃灯笼,并将其视为公式。

这样,元宵节张灯就成了未来几千年的惯例。


为什么古代元宵节的习俗不是[张灯],而是[点火]为什么古代元宵节的习俗不是[张灯],而是[点火]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都改革了哪些方面?
  •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子,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