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兵马大元帅,中国古代最高军职,总领军政,掌征伐。类似于汉代官制中的大司马和将军。
中国五代和北宋都有世界兵马大元帅。辽代北方军官中有世界兵马大元帅府,以王子、亲王为世界兵马大元帅、副元帅;大元帅府以大臣为大元帅、副元帅;南京都元帅府有都元帅和元帅。
起源
大元帅是全军最高统帅。“中国元帅”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633年的春秋时期。它的名字起源于《左传·西公27年》(前633年)中包含的晋文公的“(晋)为三军,谋元帅”(即考虑中国教练的候选人)。晋国著名将军在城濮战役和萧战役中取得了许多成就,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元帅头衔和元帅战绩的军事指挥官。当时元帅意为军中主将,只是对“将帅之长”的称呼,而不是官职名称。
南北朝
从南北朝开始,元帅逐渐成为战时统军的官名。比如宣政第一年(公元578年),宣帝宇文云任命叔叔宇文生和宇文为“行军元帅”,率军作战。
唐朝
唐李渊入关后,有左右元帅。唐太宗李世民在继承王位之前曾担任过“西讨元帅”。后来,他把世界各地的兵马元帅、副元帅和行军元帅放在一边。作为战时最高的指挥官,元帅经常担任王子或王子,副元帅经常担任有威望的大臣,文武官员担任指挥官称为总管。
[img]669870[/img]
宋辽金
北宋靖康时,以康王赵为天下兵马元帅,拒绝金兵;金侵宋时,还设都元帅、左右副元帅,多由亲王任职,权位极重,非定职。
在金军中,设都元帅府,设都元帅,左右副元帅,元帅。元帅高于元帅,低于全军总司令都元帅。
辽朝官制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府,设天下兵马大元帅、副元帅。由王子、亲王总领导。大元帅府,设大元帅、副元帅,由大臣总军马之政。都元帅府,设兵马都元帅、副元帅、同知元帅府事官,由将军总领导。东、西都省,分东、西都省太师,掌军马之政。将军府,设将军、上将军、将军、小将军。各统领所治军队的政令。
元朝
元朝外省边疆常有都元帅、元帅府或分元帅府、置达鲁花赤、元帅等,以元帅为地区军事长官。元末地主武装首领多称元帅。
[img]669871[/img]
明朝
明朝在枢密院下设立了诸翼元帅府,任命元帅、同知元帅等官职,统军征战。元明两朝元帅的职权较前减轻,只有二三品。
清朝
清朝以皇帝为海军元帅。如光绪皇帝。
民国
民国以大总统为陆海军元帅,后废。如孙中山(“陆海军元帅”)、蒋介石(“陆海空军元帅”、“特级上将”)。
[img]669872[/img]
现代
1955年2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规定,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为最高军衔。
世界兵马大元帅:中国古代最高军职,总领军政,掌征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