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人民起义是1825-1830年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大规模起义。由日惹王国苏丹的长子蒂博尼哥罗领导,也被称为蒂博尼哥罗起义或爪哇战争。
荷兰在1816年恢复对印尼的统治后,加强了对当地人民的挤压,损害了当地封建主义者的利益,引起了各行各业人民的不满。起义导火线是荷兰殖民当局建造的伊斯兰墓地,被迫通过蒂博尼哥罗领地德卡列佐。
1826年10月15日,蒂博尼哥罗率领军队进攻殖民军总部所在地梭罗,在卡窝克地区战败负伤,被迫撤退。此后,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荷兰军队从1827年7月开始采取堡垒战术,每20年~建造一座30公里的堡垒,共建200多个堡垒,形成堡垒群,用机动部队围剿起义军。11月,起义军在中爪哇北岸南旺发起新攻势,连克数城,切断三宝垄与泗水(苏腊巴亚)的交通线,粉碎荷兰军队围歼起义军主力的企图。1828年3月,南旺地区起义军被歼灭,起义转入低潮,同时加强政治诱降活动,使部分封建主投降。1829年8月,蒂博尼哥罗率领起义军转战格利尔山区。第二年3月,殖民当局以谈判的名义诱捕蒂博尼哥罗,起义失败。这次起义的主要特点是游击战对抗堡垒战。
虽然战争以起义者的失败告终,但它严重打击了荷兰的殖民统治,揭开了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斗争的序幕。
爪哇人民起义:1825—1830年,爪哇人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大规模起义